(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本试卷为(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现金流量表附注主要包括用直接法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有关信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内容。
( T )
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地增加,减少需求同样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地减少。
( F )
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同方向变化。
( T )
4、在四部门经济中,企业部门的出口构成宏观经济的“注入”。
( F )
5、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 F )
6、统计表是由各单位制定的,上报给统计部门的专门报表。
( T )
7、茎叶图是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它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通过茎叶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分布形状及数据的离散状况,主要用于显示未分组原始数据的分布。
( F )
8、相关系数r越大,则估计标准误差Se值越大,从而直线回归方程的精确性越低。
( F )
9、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T )
10、目前我国采用链式拉氏公式编制房地产价格指数。
( T )
11、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T )
12、企业的各种明细分类账都是根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登记的。
( F )
13、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原材料,经查明,应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应计人“管理费用”账户。
( F )
14、饼图、条形图、环形图等仅适用于定性数据。
( F )
15、总分类账簿只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
( T )
16、根据凯恩斯理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 T )
17、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 F )
18、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要弱一些。
( F )
19、在任何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 F )
20、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
( F )
21、通货和活期存款都有一定的或较高的收益率。
( F )
22、一个数列不可能没有众数,也不可能没有中位数。
( F )
23、资本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的百分比被称为加速数。
( T )
24、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资本的深化和资本的广化。
( F )
25、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总储蓄必须用于资本的深化和资本的广化。
( F )
26、如果处在谷底的经济增长率仍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古典型周期。
( F )
27、在任何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
( T )
28、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误,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 F )
29、采取现销政策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高于1是很正常的。
( T )
30、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F )
31、货币主义主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 T )
32、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但它只有分类的名称,而没有一定的格式,还不能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下来。
( T )
33、根据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基本方法是先按构成相对数或者平均数的两个数值分别求出其平均发展水平,再将两者相除得到总的平均发展水平。
( T )
34、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对比的指标可以是绝对数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数指标。
( F )
35、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收付业务,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收款凭证,将现金存入银行时填制付款凭证。
( F )
36、财务会计主要是向会计主体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侧重于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 T )
37、GDP缩减指数是一个具有更为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
( T )
38、资产负债表一般有两种格式,一种是报告式,一种是账户式。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 T )
39、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没有结构。
( F )
40、会计凭证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相关标签:
- (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