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教育学

本试卷为历年教育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B学生数量的限制.
C、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  A  )
2、下列属于说理教育法的是( )
A、讲解
B、人格感化
C、表扬
D、批评
(  B  )
3、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 )为“ 教师节”。
A、10月9日
B、9月10日
C、3月31日
D、10月31日
(  D  )
4、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  A  )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A  )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  A  )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  B  )
8、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  C  )
9、( )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
B、课程方案
C、课程标准
D、教材计划
(  A  )
10、“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的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 )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育中心论
(  D  )
11、( )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B  )
12、认识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值就扩大十倍,从而想到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值就缩小到它的1/10这种思维属于( )
A、类比
B、联想
C、实验
D、归纳
(  C  )
13、决定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人口
(  A  )
14、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且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 )。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
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
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
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
(  D  )
15、教育目的包含四个层次,其中最为具体化的是
A、教学计划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  C  )
16、教育目的应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二在性质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获取许多知识和经验,在各种活动中能高效的完成任务,这属于
A、价值性教育目的
B、发展性教育目
C、功用性教育目的
D、终极性教育目的
(  B  )
17、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  C  )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 )。
A、《论语》
B、《礼记》
C、《学记》
D、《孟子》
(  A  )
19、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制约于一定社会的(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哲学、文化传统
D、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  A  )
2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 )。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B、教师的管理者角色
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  B  )
21、有意识记属于()策略
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  B  )
22、()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系统化过程。
A、课程设置
B、课程设计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
(  D  )
23、为了准备两个月后的高考,小萱从寝室搬了出来,在学校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区里租了一个单间,认真备考,小璇的行为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  C  )
2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  C  )
25、()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A、教案内容。
B、期末考试。
C、教案编制
D、学校开放日
(  D  )
26、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D  )
27、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C  )
28、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
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
C、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
(  D  )
29、王明同学成绩不好,跟夏老师关系很紧张。一天,王明悄悄在黑板写了“夏某某是个大笨蛋!”夏老师查出后暴跳如雷,多次勒令王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自己做深刻检讨,夏老师的行为
A、正确,有利于抑制其他同学的类似行为
B、正确,应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C、不正确,不应该对此类学生如此宽容
D、不正确,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  C  )
30、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成分是( )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  B  )
3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贝格尔
B、布鲁纳
C、阿德勒
D、郝钦斯
(  B  )
32、教师编写教案时花费时间、耗费精力最多的部分是( )
A、教学反思
B、设计教学过程
C、选择教学方法
D、确定重点难点
(  C  )
33、高校战略规划的核心是( )
A、评估战略
B、实施战略
C、确定战略目标
D、战略分析
(  C  )
3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 )
A、分类考核
B、战略规划
C、科学定编定岗
D、公平公正
(  A  )
35、()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A、观念文化
B、课程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  A  )
3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  D  )
37、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  C  )
38、,党的十四大提出要(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A  )
3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培尔
(  B  )
40、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 )”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社会环境
B、儿童自然
C、儿童社会
D、社会影响
(  C  )
4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
A、人格培养
B、学科专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职业素养
(  B  )
42、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  B  )
43、在1988年改革之前,( )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  A  )
44、(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  C  )
45、“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  A  )
46、“已解决问题和小组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是以下哪种教育理论倡导的( )
A、进步主义
B、社会重建主义
C、批判理论
D、永恒主义
(  C  )
47、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  C  )
48、形式型策略中最理想的是()
A、集体教学的形式
B、个别教学的形式
C、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D、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
(  A  )
49、强调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 )
A、结构化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  B  )
50、班主任与学生基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松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