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复习题

本试卷为现代文学复习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现代文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A、阶级论
B、个性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  B  )
2、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
A、30年代上海
B、抗战时期上海“孤岛”
C、延安解放区
D、抗战时期重庆
(  B  )
3、曹禺在抗战初期创作的以革新一所医院腐败现象为内容的剧本是
A、《咖啡店之一夜》
B、《蜕变》
C、《上海屋檐下》
D、《正在想》
(  B  )
4、下列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个性最鲜明生动的是
A、小二黑、小芹
B、二诸葛、三仙姑
C、有才
D、阎恒元
(  C  )
5、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 ...
A、《赛金花》
B、《自由魂》
C、《都会的一角》
D、《上海屋檐下》
(  C  )
6、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倡的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是
A、真善为主,美在其中
B、真善美结合
C、以真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
D、以美为主,真善即在其中
(  A  )
7、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
A、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B、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
C、他对“人的文学”的倡导
D、他对“平民文学”的倡导
(  B  )
8、就思想内容与气魄来说,可以称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的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郭沫若的《恢复》
C、蒋光慈的《哀中国》
D、殷夫的《孩儿塔》
(  D  )
9、早期的巴金信仰
A、基督教
B、自由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
(  B  )
10、“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不爱云,不爱月,/也不爱星星”的诗句,出自
A、卞之琳的《风景》
B、何其芳的《云》
C、徐志摩的《深夜》
D、戴望舒的《我思想》
(  C  )
11、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
D、《旧锦囊》
(  C  )
12、丁举人这一人物形象出自鲁迅小说
A、《阿Q正传》
B、《祝福》
C、《孔乙己》
D、《风波》
(  C  )
13、被文学史称为“后期浪漫派”代表的作家是
A、张爱玲
B、路翎
C、徐訏
D、李健吾
(  B  )
14、解放区第一部以东北工矿企业复工为题材的作品是
A、《暴风骤雨》
B、《原动力》
C、《高干大》
D、《万家楼》
(  B  )
15、太阳社是一个
A、民族主义文学团体
B、革命文学团体
C、自由主义文学团体
D、大众化文学团体
(  C  )
16、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A、左联时期的国统区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战中期的国统区
D、抗战后期的解放区
(  B  )
17、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A、《翡冷翠的一夜》
B、《志摩的诗》.
C、《猛虎集》
D、《云游集》
(  A  )
18、巴金小说《灭亡》中的杜大心是
A、无政府主义者
B、人道主义者.
C、个性主义者
D、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  C  )
19、在延安整风后解放区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
A、《漳河水》
B、《王九诉苦》.
C、《王贵与李香香》
D、《赵巧儿》
(  C  )
20、收入了《理水》、《铸剑》的作品集是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  B  )
21、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A、郭沫若
B、冯至
C、徐志摩
D、刘半农
(  D  )
22、不属于孙犁作品的是
A、《荷花淀》
B、《嘱咐》.
C、《光荣》
D、《漳河水》
(  D  )
23、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
A、《两个家庭》
B、《春水》
C、《去国》
D、《繁星》
(  B  )
24、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
A、萧 萧
B、翠 翠
C、夭 夭
D、三 三
(  B  )
25、陈白尘以荒诞形式和喜剧手法描写“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两个强盗的故事的剧作是
A、《结婚进行曲》
B、《升官图》
C、《天官赐福》
D、《乌鸦与麻雀》
(  B  )
26、张炜《古船》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
A、商州
B、洼狸镇
C、香椿街
D、小鲍庄
(  B  )
27、讲述抗战时期“我”爷爷和“我”奶奶故事的小说是
A、《丰乳肥臀》
B、《红高粱》
C、《檀香刑》
D、《透明的红萝卜》
(  B  )
28、被鲁迅评为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
背”的小说是
A、《八月的乡村》
B、《生死场》
C、《牛车上》
D、《旷野的呼喊》
(  B  )
29、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具有明显影响的是
A、国家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无产阶级思想
D、泛神论
(  D  )
30、通过“我”、“通讯员”、“新媳妇”三者之间的生活片断的描写,揭示了军民的血肉关系是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保证的主题的小说是
A、李辈的《李双双小传》
B、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
C、冯德英的《苦菜花》
D、茹志鹃的《百合花》
(  C  )
31、雷雨》中的众多主人公,有着“雷雨”般性格的是( )
A、周朴园
B、周冲
C、蘩漪
D、鲁侍萍
(  B  )
32、笛的《 航》体现出什么艺术特色( )
A、感情内敛化
B、思想知觉化
C、言语凝炼化
D、诗句阶梯化
(  D  )
33、克家在《老马》中用象征手法将老马塑造为( )
A、革命战士
B、英雄的共产党员
C、宣传革命的斗士
D、中国农民形象
(  B  )
34、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有( )
A、沈从文、废名、萧乾等
B、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
C、刘呐鸥、穆时英等
D、蒋光慈、叶紫、殷夫等
(  B  )
35、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 )
A、郁达夫
B、叶绍钧
C、汪敬熙
D、鲁迅
(  C  )
36、下列不. 宜用来描述《腐蚀》主人公赵惠明的词语是( )
A、堕落
B、人性未完全泯灭
C、追求肉体享乐
D、企图自新
(  B  )
37、作为新的文化政策,“双百方针”是在 年提出来的。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  B  )
38、贺敬之的诗歌代表作是 。
A、《望星空》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D  )
39、下列小说人物,不属于古龙塑造的是 。
A、李寻欢
B、楚留香
C、陆小凤
D、韦小宝
(  D  )
40、朱老忠是长篇小说 的主人公。
A、《创业史》
B、《红岩》
C、《青春之歌》
D、《红旗谱》
(  B  )
41、刘以鬯以反传统著称,其1963年出版的代表作 ,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A、《酒国》
B、《酒徒》
C、《虾球传》
D、《岛与半岛》
(  B  )
42、,回到北京的王蒙连续推出了 、《夜的眼》、《布礼》、《蝴蝶》等小说,这些小说突破了时空的顺序,冲决沿袭已久的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融入包括意识流在内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因子 ,在80年代初引起震动。
A、《狂欢的季节》
B、《春之声》
C、《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D、《活动变人形》
(  A  )
43、《红旗谱》的作者是 。
A、梁斌
B、吴强
C、杜鹏程
D、杨沫
(  A  )
44、《风景谈》的作者是
A、矛盾
B、巴金
C、何其芳
D、夏衍
(  D  )
45、下列哪部作品是何其芳的代表作
A、《空山灵雨》
B、《鹰之歌》
C、《踪迹》
D、《画梦录》
(  C  )
46、( )和(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A、刘半农 周作人
B、钱玄同 包天笑
C、刘半农 钱玄同
D、李涵秋 周瘦鹃
(  B  )
47、鸳鸯蝴蝶派始于( ),得名于清之侠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A、23世纪初
B、20世纪初
C、30世纪初
D、22世纪初
(  A  )
48、,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A、《狂人日记》
B、《尝试集》
C、《女神》
D、《呐喊》
(  C  )
49、与鲁迅有关的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
B、太阳社
C、语丝社
D、我们社
(  C  )
50、沈从文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共同表现了它的()
A、商州世界
B、京都世界
C、湘西世界
D、延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