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早期的联机情报检索系统首先出现于( )。
( C )
2、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 )
( B )
3、在新闻稿的写作中,导语是整篇新闻的( ),是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精华所在。
( A )
4、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 )
( C )
5、( )的用人原则,是面向社会,根据人的能力广选人才的一种用人原则。
( B )
6、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 )和意图的倾向。
( B )
7、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磁等介质或网络中并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发行和阅读使用的一种连续型数字出版产品是( )。
( A )
8、博客、微博等数字出版产品属于( )。
( B )
9、( )是出版产品的最基本要求。
( B )
10、“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 )的模式进行的。
( A )
11、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 ),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 A )
12、( )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 C )
13、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 )。
( D )
14、( )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 D )
15、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 )
( A )
16、最常用的广告分类方法是( )。
( C )
17、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教育之父的斯科特·卡特利普,1952年出版了一本权威性著作( )。
( A )
18、广告最重要的功能是( )
( C )
19、范长江采写的西北通讯刊于( )
( A )
20、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无产阶级党报是( )
( A )
21、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
( C )
22、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 )种语言进行广播。
( B )
23、解放区最先开展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
( A )
24、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把新闻看作是( )
( B )
25、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决定于( )
( A )
26、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
( B )
2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是( )
( B )
28、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的( )
( A )
29、新闻报道要服从真理,其前提是( )
( C )
30、《德国新闻事业史》的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的业务研究,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其作者是( )
( B )
31、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 )
( B )
32、新闻事业最终形成的标志之一在于实现了传播方式的转变,即由( )
( C )
33、意大利城市威尼斯于16世纪出现了商业化报纸,历史上称为( )
( B )
34、在日常采访中,“你配偶还好吗?”这句话较适合的提问对象是( )
( C )
35、新闻记者采访中最基本与最常用的观察是( )
( B )
36、《萍踪寄语》的作者是( )
( A )
37、“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于
( B )
38、逆向思维是一种( )
( B )
39、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
( C )
40、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一度称( )
( C )
41、稿件内容很重要,涉及方面较多,篇幅也长,又不便全文刊载,对此可进行( )
( C )
42、下列不属于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的是( )
( A )
43、一般而言,一个好的新闻专题必备要素有( )
( A )
44、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开办的由爱德华·默罗主持的新闻类公共事务专栏节目是( )
( C )
45、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电视新闻属于( )
( A )
46、平面媒体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是( )
( B )
47、无论是室外自然光还是室内人工光,拍摄人物肖像最常用的光线位置是从左右多少度进行拍摄( )
( A )
48、消息类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是( )
( D )
49、公共关系活动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
( B )
50、公共关系决策性职能的首项主要内容是:( )。
相关标签:
-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