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新闻专业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态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容资源的集成化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
B、技术平台的开放共享主要体现在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层面
C、数字出版产业链可以用“微笑曲线”来概括
D、大数据技术变革浪潮下,所有数字出版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业务变革
(  D  )
2、国家对数字出版管理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以( )为主。
A、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B、政府新闻办公室
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D、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  D  )
3、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也叫(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  D  )
4、下面那个是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 )
A、质量
B、分销
C、售后服务
D、产品
(  A  )
5、网络报纸的基本形态不包括( )。
A、电子报纸
B、传统报纸的网络版
C、纯互联网报纸
D、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
(  D  )
6、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
A、控制论模式
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  C  )
7、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是( )。
A、社会群体
B、消费者
C、公众
D、政府部门
(  C  )
8、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实验对象
(  A  )
9、拉扎斯菲尔德等指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 )
A、环境监测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麻醉精神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  C  )
10、下列对新闻传播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闻传播具有客观性
B、新闻传播具有趣味性(新鲜性)
C、新闻传播的免费性
D、新闻传播的可信性
(  A  )
11、( )是涉及数字出版本质的一对关系。
A、技术与内容的关系
B、产品与需求的关系
C、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
D、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
(  A  )
12、“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者( )
A、伯洛
B、德福勒
C、申农
D、奥斯古德
(  A  )
13、“AP”制度非常强调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的业务策划,其核心思想不包括( )
A、避免实证研究定性分析的误区,强调定量研究
B、重点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态度变化及其相对于客观的主观行为
C、强调在环境确定因素下的洞察力
D、在开展广告业务活动时,无论创意、表现以及媒体的适用等都以消费者的代表进入角色,提出消费者的观点
(  B  )
14、社会公益服务部门、政府机关、个人等以告知为目的的广告称( )
A、经济广告
B、非经济广告
C、观念广告
D、无形劳务广告
(  D  )
15、最早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学者是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 )
A、麦奎尔
B、卢因
C、阿特休尔
D、拉扎斯菲尔德
(  C  )
16、由于数字出版的影响,出版产业价值链中出现了( )。
A、服务产业
B、新兴产业
C、内容产业
D、传播产业
(  C  )
17、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 )
A、“拉”技术的出现
B、“拉”技术的深化
C、“推”技术的出现极其应用
D、“推”技术代替拉技术
(  A  )
18、( )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  D  )
19、我国第一家合资广告公司是( )。
A、盛世长城广告公司
B、上海奥美
C、精信广告公司
D、电扬广告公司
(  D  )
20、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
A、怀特的把关研究
B、霍夫兰的把关研究
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
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  A  )
21、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种可通过商业渠道供应的电子书”的是( )。
A、《兰登书屋电子分类词典》
B、《科技词典》
C、《美国学术百科全书书》
D、《格罗利耶多媒体百科全书》
(  B  )
22、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
A、热情心理
B、自信心理
C、开放心理
D、创新心理
(  B  )
23、( )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
B、《塞上行》
C、《延安归来》
D、《西行漫记》
(  A  )
24、(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  B  )
25、( )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A、连续报道
B、系列报道
C、深度报道
D、规模报道
(  C  )
26、“双百”方针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最早由毛泽东同志在《( )》中提出。
A、《反对党八股》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D  )
27、AOL【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2001年合并组成的媒体巨人,即( )。
A、美国新在线公司
B、新时代公司
C、新华纳公司
D、时代华纳公司
(  C  )
28、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人是( )
A、邵飘萍
B、瞿秋白
C、徐宝璜
D、范长江
(  B  )
29、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与叙事单元叫( )。
A、画面
B、镜头
C、蒙太奇
D、声音
(  D  )
30、舆论监督的范围指的是( )
A、监督谁
B、监督什么
C、监督的权限
D、监督的区域
(  B  )
31、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  B  )
32、( )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  C  )
33、宣告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标志是( )
A、邸报
B、手抄新闻
C、铅印新闻纸
D、印刷术
(  B  )
34、新闻事业的微观管理即( )。
A、舆论导向管理
B、新闻媒体的内部管理
C、媒体布局和规模结构管理
D、新闻队伍管理
(  B  )
35、下列采访活动中不运用眼睛观察法的是( )
A、采访重大庆典
B、在线网络采访
C、采访运动会开幕式
D、采访交通事故
(  D  )
36、报纸专、副刊中以观察社会、探索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专刊是( )
A、新闻性专刊
B、学术性专刊
C、服务性专刊
D、社会性专刊
(  C  )
37、新闻标题《本市商业服务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引题)抓好“黑白绿”搞好“细小杂”(主题)》的缺点是:( )
A、评价事实不准确
B、运用文字不准确
C、主题、引题配置不当
D、标题的态度不鲜明
(  B  )
38、中央电视台被誉为“直播年”的时间是( )
A、1992年
B、1997年
C、1999年
D、2001年
(  C  )
39、广播消息与其他媒介消息的区别,主要在于它( )
A、力求短小精悍
B、拥有时效优势
C、运用声音符号
D、特别重视音响
(  A  )
40、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是于1958年5月15日播出的图片新闻报道( )
A、《东风牌小汽车》
B、《开国大典》
C、《丝绸之路》
D、《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
(  D  )
41、摄影记者对那些事先知道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内容和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的报道,称为( )
A、社会生活新闻
B、会议新闻
C、非可预期性新闻
D、非突发性新闻
(  D  )
42、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是( )
A、时间、地点、事情、人物,结果
B、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结果
C、事情、地点、原因、人物,故事
D、时间、地点、事情、人物,原因
(  D  )
43、新闻人物摄影最关键的用光就是( )
A、面部光
B、轮廓光
C、侧面光
D、眼神光
(  C  )
44、“电影眼睛”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卢米埃尔兄弟
B、弗拉哈迪
C、维尔托夫
D、格里尔逊
(  C  )
45、关于广告计划不正确的是( )
A、制定必须依据企业的营销计划
B、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广告传播活动将要实现的目标
C、展开广告计划的首要工作是明确企业的营销计划
D、广告计划是由决策事前性
(  A  )
46、广告定位的目的在于( )
A、突出广告商品的个性
B、确定广告商品的位置
C、明确广告的特点
D、提高广告针对性
(  A  )
47、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 )
A、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B、美学和艺术学
C、经济学和社会学
D、心理学和传播学
(  C  )
48、广告与新闻分属不同的学科,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同。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是( )
A、对信息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B、在媒体经营中的地位不同
C、运作目的不同
D、传播频率不同
(  D  )
49、下列有关数字报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发布平台多与报社的采编系统结合
B、以网页形式居多,也有采用PDF格式制作的
C、回溯性强、集合多种媒体的特点
D、往往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内容,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  B  )
50、关于广告效果测定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广告目标管理
B、有利于媒体自身的建设发展
C、有利于筹划广告策略创新
D、有利于增强企业广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