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机电工程实务题库

本试卷为一建机电工程实务题库,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主观题

一建机电工程实务题库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背景资料:
某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工程项目,某专业工程公司通过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施工任务,该公司在施工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編制了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接着对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做了分析评价,发现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有不妥之处,责成有关人员对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进行了优化。
该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备安装完成后,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对该系统设备进行了试运转。
问题: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怎样?
2.设备试运转包括哪些具体的试运转?
3.设备试运转的目的是什么?
2、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包了一个炼油装置及其中间储油罐区工程的技术改造项目施工任务,包括部分工艺设备的新建和旧设备拆除,工艺管道以及罐区配套管道的改造,中间罐区4台5000m3轻质油拱顶油罐的新建和2台3000m3旧油罐的改造等,工程合同价为8000万元。安装公司项目部分析本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了分解。确定:项目主管生产施工的副经理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总工程师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部分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在安全员的配备上,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人,每个施工作业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巡查员1名,对本班组的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项目部组织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并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编制了高处作业、机械操作、起重吊装作业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在旧油罐的改造工程中,作业人员进入罐内作业前,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对罐内进行了空气置换。当日下午作业人员进入罐内施工,作业中发生罐内残余气体爆燃,造成1名工人死亡、3名工人受伤的事故。事故发生后项目部采取了应急措施,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的当天晚上,施工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人向机电安装公司上报了事故,机电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认为已是晚上,打算次日上报,第二天上午由于有公司办公例会,于是在下午上班后报告了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问题:
1.项目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有哪些不妥?安全员配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有哪些主要内容?指出项目部还应编制哪些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3.新建的5000m3轻质油拱顶油罐宜采用哪种组对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工艺过程是什么?操作要点有哪些?
4.分析背景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受限空间或密闭容器内作业,应有哪些安全措施?
5.本次事故属于什么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并说明依据。上报程序为什么不正确?
6.项目部对施工中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3、某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一大楼空调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安装调试。监控设备、材料有直接数字控制器、电动调式阀、风门驱动器、各类传感器(温度、压力、流量)及各种规格线缆(双绞线、同轴电缆)。合同约定:设备、材料为进口产品,并确定了产品的品牌、产地、技术及标准要求,由外商代理负责供货,并为设备及运输购买了保险。
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大楼空调工程承包商及时提供了空调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及通信接口,并配合监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工翟公司项目部依据空调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监控设备、材料的到货日期,编制了监控设备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监控设备安装调试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监控设备、材料在开箱验收及送检后,有一批次的双绞线传输速率检验不合格(传输速率偏低),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对不合格的双绞线进行了处理及保存。
事件二:监控设备(进口)的安装中,因施工作业人员对监控设备的安装方法,质量标准掌握不够稳定,造成部分风门驱动器、传感器安装质量不合格(偏差过大),项目部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返工后验收合格。空调设备监控系统按合同要求完工,交付使用。
问题:
1.选择监控设备产品应考虑哪几个技术因素?
2.监控设备、材料开箱验收时应有哪几个有关单位参加?
3.如何实现进口监控设备的可追溯性?
4.验收不合格的双绞线可以有哪几种处理方式?并如何保存?
5.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有哪些?
4、某施工单位承担的一项机电安装工程进入单体试运行阶段。项目部计划对一台解体出厂、现场组装的大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前,施工单位培训了试运行操作人员,决定组建试运保修班组,拟定了人员名单。项目部对试运行前的条件进行了检查、确认:
(1)与机组相关的工程和资料:除压缩机出口管道系统未进行水压试验外,其他工程已按设计文件的内容全部完成,并按质量验收标准检查合格,完工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齐全。出口管道未进行水压试验原因是与一台反应器相连,短时间内还不具备水压试验的条件。
(2)压缩机本体安装检查情况:未查到压缩机随机技术资料,施工班组解释,机组安装合格后,该资料已还给建设单位设备管理部门,机组其他安装资料完整;润滑油路系统清洗合格,资料完整;压缩机作为一个分项工程,未进行质量评定。
(3)试运行方案:试运行方案已编制完成并报有关单位。
(4)测试仪表、工具、记录表格齐全。
(5)试运行所需动力、仪表空气、冷却水等确有保证。
项目部认为,机组试运行条件基本具备,出口管道系统未进行水压试验,对压缩机试运行影响不大,而该压缩机是否试运行影响后续动设备的试运行。为了加快试运行进程,项目部决定进行压缩机试运行,在条件具备时再进行出口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在准备进行试运行时,被监理单位制止。
问题:
1.指明项目部认为压缩机组试运行条件基本具备,决定在出口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前先进行该机组试运行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项目部对试运行前检查、确认的五方面条件中,有哪几条完全符合单机试运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哪几条不完全具备?不完全符合条件的几条,应补做哪些工作?
3.压缩机单机试运行的目的是什么?未进行质量评定是否可以进行单机试运行?为什么?
4.项目部在试运行的组织和人员方面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试运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说明理由。
5、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总承包某石油库区改扩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新建4台50000m3浮顶油罐;(2)罐区综合泵站及管线;(3)建造18m跨度钢混结构厂房和安装1台32t桥式起重机;(4)油库区原有4台10000m3拱顶油罐开罐检查和修复。
A施工单位把厂房建造和桥式起重机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施工单位。
工程项目实施中做了以下工作:
工作一:A施工单位成立了工程项目部,项目部编制了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了风险对策和应急预
案。
工作二:根据工程特点,项目部建立了消防领导小组,落实了消防责任制和责任人员,加强了防火、易燃易爆物品等的现场管理措施。
工作三:为保证库区原有拱顶罐检修施工安全,项目部制定了油罐内作业安全措施,主要包括:(1)关闭所有与油罐相连的可燃、有害介质管道的阀门,并在作业前进行检查;(2)油罐的出、入口畅通;(3)采取自然通风,必要时强制通风;(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毒面具等;(5)油罐内作业使用电压为36V的行灯照明,且有金属保护罩。
工作四:B施工单位编制了用桅杆系统吊装32t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案,由B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问题:
1.项目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列出现场消防管理的主要具体措施。
3.指出并纠正项目部的油罐内作业安全措施的不妥或错误之处,并补充遗漏的内容。
4.32t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说明理由。
6、某机电安装公司总承包了一个炼油厂新建装置安装工程,装置安装工程内容包括:机械设备安装;工艺设备包括28台重30~120t的塔、器类设备的吊装、安装;油、汽和其他介质的工艺及系统管道安装;电气仪表、给水排水及防腐绝热工程等。机电安装公司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级许可资格。新建装置位于一个正常运行的液化石油气罐区的东侧,北侧隔路与轻石脑油罐区相邻。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机电安装公司组建了现场施工项目部,建立了项目部风险管理组,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了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
施工开始后,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其中有一台高度为60m的大型分馏塔,属于Ⅱ类压力容器,分三段到货,需要在现场进行组焊安装。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拟采用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吊装的施工方法,并为此编制了分馏塔组对焊接施工方案。在分馏塔着手施工时,项目监理工程师认为机电安装公司不具备分馏塔的现场组焊安装资格,要求项目暂停施工。
事件二:工艺管道焊后经射线探伤发现,焊接合格率偏低。项目部组织人员按质量预控的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经查验,工艺文件已按程序审批,并进行了技术交底。查出的问题有:个别焊工合格证的许可项目与实际施焊焊道不符,有2名焊工合格证过期;焊接记录中有部分焊材代用,焊缝外观检查有漏检,部分焊机性能较差。根据分析结果,找出了失控原因,经整改后焊接合格率得到了提高。
【问题】
1.根据背景的项目工程内容应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
2.风险控制有哪些管理措施?
3.简述分段到货设备采用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安装方法的组对焊接程序。为什么项目监理工程师认为机电安装公司不具备分馏塔的现场组焊安装资格?机电安装公司应当如何解决分馏塔的现场组焊安装施工的问题?
4.针对工艺管道焊接合格率偏低的状况,指出焊接施工的生产要素中哪些因素失控。
7、气体灭火系统调试的项目包括哪些?
8、某小区一座高层住宅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 A 建筑公司总承包,在建设单位与 A 公司签订的总包合同中明确指出, 具有相应资质的 B 机电安装公司作为分包单位承担其中全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B 机电安装公司在室内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按设计要求完工后,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随即监理单位派给排 水专业监理工程师会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在查验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时发 现没有防腐、绝热部分质量验收记录;现场查看时还发现,少量散热器安装明显不正确,验收未能通过。B 公司在全部工 程完成后,按程序组织了单独验收。
【问题】 1.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的规定,该工程的室内 给水排水及采暖应属哪一级别?
2.根据背景分析验收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请指出,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由于哪些指标不合格才使此次验收 没能通过?
4.如果 B 公司安装工程验收合格,写出验收记录表的签字人以及填写的主要内容。
9、(2014年真题)某综合大楼位于市区,裙楼为5层,1#、2#双塔楼为42层,建筑面积116000m2,建筑高度208m。双塔楼主要结构为混凝土核心筒加钢结构框架,其中钢结构框架的钢管柱共计36根,规格为Φ1600×35、Φ1600×30、Φ1600×25三种,材质为Q345-B。
钢管柱制作采用工厂化分段预制,经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方法采用埋弧焊。钢管柱吊装采用外部附着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1.6t,现场临时用电满足5台直流焊机和10台CO2气体保护焊机同时使用要求。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人工挖孔桩、模板、建筑幕墙、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提出本工程还有几项安全专项方案应编制,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补充。
事件2: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安排了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夜间施工,因噪音扰民被投诉。当地有关部门查处时,实测施工场界噪声值为75dB。
事件3:施工班组利用塔吊转运材料构件时,司机操作失误导致吊绳被构筑物挂断,构件高处坠落,造成地面作业人员2人重伤,其中1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轻伤。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向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报告。
【问题】
3.针对事件 2,写出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夜间施工的正确做法?
4.事件 3 中,安全事故属于哪个等级?该单位负责人应在多少时间内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0、(2015年真题)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 站 4 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 16 个月,工 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 3 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 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 安装 6 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 其中某站的 3 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 离为 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 点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 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问题】 1.本工程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