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阅读指南,即随机因素至少应具有5-6 个级别。但是,我还不清楚是否存在(i)块内嵌套因子的最小级别数和(ii)每个个体是否有最小测量值。例如,我在 R 的 lme4 包中指定了一个 BACI(控制影响之前)模型:
lmer(y ~ treatment * period + (1| site/block/subject), data = mydata)
我有
- 2个治疗组
- 2 个时期(暴露于治疗/安慰剂之前和之后)
- 64 名受试者进行 2 次测量(曝光前后)
- 16 块(每次处理 8 个)
- 8 个位点(一个处理区和一个控制区)。
这意味着,我只有
- 每个主题 2 次重复测量 &
- 每个站点 2 个块。
当块 (16) 和主题 (64) 的总数很大或更普遍时,少量的块和重复测量是否会出现问题:
Q1:嵌套随机因子在嵌套的因子中是否存在最小层数?
Q2:每个受试者是否有最少的重复测量次数?
我个人(外行)的意见:
我个人认为每个站点的少量块并不代表问题,因为本书中关于具有多个随机效应的模型的章节显示了一个具有 30 个级别(样本)的随机因子的示例,但每个块内只有 3 个(批次)。我发现这也很直观,因为我想仍然有 30 个(而不仅仅是 3 个)值来估计效果的分布(即使它必须参考批次进行估计)。然而,这只是我的想象,我对它的实际工作原理知之甚少。此外,本文提倡设计合理的最大随机效应结构。
同样,我认为可以指定一个随机因子,每个主题只有两个数据点(但有多个级别)。
但是,我对此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一位教授统计课程的同事告诉我不要这样做。因为,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方面的指南,所以我在这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