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比率和百分比数据在生态学中非常常见(例如,授粉的花百分比、男性:女性性别比、响应治疗的死亡率百分比、食草动物吃掉的叶子百分比)。一些应用统计学家最近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正弦是正弦:生态学中的比例分析”的文章。他们指出,反正弦变换已被 Zar 的“Biostatistical Analysis”和 Sokal 和 Rohlf 的“Biometry”(均在他们的第 3 版或第 4 版中)等长期运行的文本所推动,但这种技术已被广义线性模型和更好的计算所淘汰。 :
在分析生态学中的比例数据时,反正弦平方根变换一直是标准程序,应用于包含二项式和非二项式响应变量的数据集中。在这里,我们认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应该使用反正弦变换。对于二项式数据,逻辑回归比转换数据的分析具有更大的可解释性和更高的功效。[...] 对于非二项式数据,反正弦变换是不可解释的,因为它会产生无意义的预测。提出了 logit 变换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替代方法。
我想知道其他领域(心理?医学?)中的比例数据有多常见?反正弦法在其他领域中是否仍然普遍使用,或者生态学家在使用这种(或其他)过时或不是最佳技术方面是否特别出色?是否有其他领域的论文强调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