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ald Fisher 在 1935 年引入了基准推理,以便将其应用于这个问题。他提到了 WV Behrens 在 1929 年发表的一篇较早的论文。Behrens 和 Fisher 提出要找到 的概率分布 其中和是两个样本均值,和是它们的标准差。[ . . . ] Fisher 通过忽略标准偏差的相对大小的随机变化来近似此分布,
我发现我不愿意相信这一点。(因此,维基百科是错误的!)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我将阅读费舍尔、贝伦斯和巴特利特在 1930 年代写的关于此的内容。现在,我正在看 Fisher 的书Statistical Methods and Scientific Inference。和埃德温·杰恩斯一样,我的印象是,他偶尔是个白痴这一事实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伟大天才的事实,但他并不总是以最适合与人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小凡人。在第 97 页,费舍尔写道巴特利特:
[...]参考集 [...] 并不仅限于观察到的具有比率的子集,而是被 MS Bartlett 急切地抓住了,好像它是复合假设,即在特殊情况下,拒绝的标准比其他情况下更不容易偶然获得。经过反思,我认为人们不应期待其他任何事情,[...]
因此,在我看来,Fisher 并不打算“忽略”比率的“随机变化”作为一种近似方法,而是他认为应该以为条件。这看起来确实像“以辅助统计为条件”,费舍尔在其他情况下如此成功地使用了它。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我在统计科学百科全书中读到这一点时,我第一次听说了 Bartlett ,它简单地说,Bartlett 是第一个表明基准区间与置信区间不同的人,通过显示基准区间费舍尔在这个问题中得出的结论没有恒定的覆盖率。该声明并没有给我留下对此存在争议的印象。
所以这是我的问题:哪个更接近真相:维基百科的文章还是我的怀疑?
- Fisher, RA (1935) “统计推断中的基准论点”,《优生学年鉴》,第 8 页,第 391-39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