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阅 Tueller (2010)、Tueller 和 Lubke (2010)以及 [Ruscio 等人的书][3],了解下文总结的完整细节。计税程序通常通过计算排序数据子集的简单统计数据来工作。MAMBAC 使用均值,MAXCOV 使用协方差,MAXEIG 使用特征值。潜在类别分析是通用潜在变量混合模型 (LVMM) 的一个特例。LVMM为可能包括潜在类别、潜在因素或两者的数据指定模型。使用最大似然或贝叶斯估计获得模型的参数。有关完整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上述文献。
更重要的是数学基础(超出了本论坛的范围)是可以在每种方法下测试的假设。计税程序检验假设
H1:两个类别解释了一组指标之间所有(或大部分)观察到的相关性 H0: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基础维度解释了一组指标之间所有观察到的相关性
通常,CCFI 用于确定拒绝/保留哪个假设。请参阅 [John Ruscio 关于该主题的书][4]。计税程序只能检验这两个假设而不能检验其他假设。
单独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无法检验上述分类替代假设 H0。但是,潜在类别分析可以检验以下替代假设:
H1a:两个类别解释了一组指标之间观察到的所有相关性 H1b:三个类别解释了一组指标之间观察到的所有相关性... H1k:k 个类别解释了一组指标之间观察到的所有相关性
要在潜变量框架中从上面测试 H0,请将单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模型拟合到数据(称为 H0cfa,它与 H0 不同 - H0 仅测试分类框架下的拟合假设,但不t 产生参数估计,就像通过拟合 CFA 模型获得的一样)。要将 H0cfa 与 H1a、H1b、...、H1k 进行比较,请使用贝叶斯信息准则 (BIC) ala [Nylund 等人。(2007)][5]。
总结到目前为止,分类程序可以查看两类解决方案,而潜在类 + CFA 可以测试一类解决方案和两类或更多类解决方案。我们看到,分类程序测试了通过潜在类别 + CFA 模型比较测试的假设子集。
迄今为止存在的所有假设都是光谱两端的极端情况。更一般的假设是一些潜在类别和一些潜在维度(或潜在因素)最好地解释数据。上述方法完全拒绝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换句话说,一个潜在的类模型和一个导致分类结构(而不是维度)结论的分类程序假设除了随机误差之外的类内个体差异。在您的上下文中,这相当于说在慢性疼痛类别中,发展慢性疼痛的趋势没有系统变化,只有随机机会。
用精神病理学的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这种假设的弱点。假设您有一组抑郁症指标,并且您的分类和/或潜在类别模型使您得出结论,存在抑郁类别和非抑郁类别。这些模型隐含地假设班级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没有变化(除了随机错误或噪音)。换句话说,你是否抑郁,或者你不是,在抑郁症中,每个人都同样抑郁(除了容易出错的观察变量的变化)。所以我们只需要一种剂量水平的抑郁症治疗!很容易看出,这种假设对于抑郁症来说是荒谬的,而且对于大多数其他研究环境来说通常也是有限的。
为避免做出这种假设,请使用 [Lubke 和 Muthen 以及 Lubke 和 Neale][6] 的论文之后的因子混合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