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随笔录
博客
问答
专栏
题库
搜索
登录
注册
结构方程模型的非正态性自举参数和拟合估计
机器算法验证
引导程序
正态假设
结构方程建模
2022-03-18 10:58:11
语境:
在结构方程建模的背景下,根据 Mardia 检验,我具有非正态性,但偏度和峰度的单变量指数小于 2.0。
问题:
参数估计(系数估计)是否应该使用带有偏差校正方法的引导(1000 次重复)来评估?
是否应该使用 Bollen-Stine 自举版本来代替传统的卡方检验?
1个回答
以下只是几点:
如果您偏离常态,那么引导通常是一个好主意。
您提到使用“1000”个重复。
增加重复次数会增加计算时间和准确性。
因此,有时在首次设置模型时,您会将重复次数设置为运行速度相对较快的水平。
但是,对于您报告的最终模型,您可能希望将仿行数提高到 10,000 或更多。
如果您的数据与正态性的偏离很轻微,那么假设正态性的系数和模型拟合检验通常是一个合理的近似值。
特别是当您有一个大样本时,通常是结构方程建模的情况,假设检验以零假设作为正态性进行显着检验,对于决定是否坚持使用假设正态性的方法通常过于敏感。
我会更加关注非正态性的实际指标,例如偏度和峰度值(或者如果您的直觉经过充分训练,请查看变量的直方图)。
如果偏离常态是温和的,我预计标准方法和自举方法都应该产生相似的结果。
表明您的结果对此类分析决策是稳健的,可能会让您对结果更有信心。
其它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上一篇
样本分位数的中心极限定理
下一篇
多项逻辑回归中 Hessian 矩阵误差的意外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