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因为基线组差异或与 DV 相关或两者都包含协变量?

机器算法验证 混合模式 重复测量
2022-03-19 22:29:59

我对控制基线差异的混合建议感到困惑。

您是否总是控制特定变量的组间差异或仅当变量与 DV 相关时才控制基线?

我正在使用 SPSS 并进行混合模型分析来评估干预。

杰罗米,我试图通过添加评论来回答,但似乎无法让它发挥作用。回答:

@jeromy-anglim:嗯,这是一个小组随机设计(学校随机进入干预或候补名单控制)。然而,来自候补名单控制学校(控制条件)的参与者被邀请参加问卷调查,而干预学校的参与者被邀请参加育儿干预。因此,一个稍微痛苦的样本(尽管努力通过向儿童参与者提供 30 美元的代金券来避免这种情况)。就我而言,干预样本中有更多男孩,干预样本平均年轻 3 个月。青少年报告没有其他基线差异。但几乎所有父母报告的结果变量的基线差异(干预组更痛苦)。

2个回答

您可能想阅读以下文章

一些想法,虽然我承认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 如果您有完美的随机化,那么没有协变量的显着性检验将是公平的,尽管包括协变量可能会有功效。协变量与 DV 的相关性越强,一般来说,它就越能减少您的误差方差(假设存在真实效果,这可以增加统计功效)。这与协变量的基线组差异相结合,将导致协变量调整和未调整的干预效果估计之间的更大差异。
  • 听起来您与随机化有一些轻微的偏离,因为随机化发生在一个群体层面,并且实验的吸收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我特别想知道是否有理由期望这些组在基线时的 DV 平均值上有所不同。方案中偏离随机化的程度是一个问题,这与它导致系统性不同组的程度有关。
  • 在我见过的大多数应用程序中,预测试测量可能会捕获任何基线协变量的大部分潜在影响。
  •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因变量的基线差异很大,那么就很难评估干预的效果。

如果您的目标是在结果 (Y) 上显示组差异,则包含协变量没有任何好处,除非它与 Y 相关(相关)。但您必须仔细考虑。有时,控制协变量有助于“均衡”,从而进行更公平的比较(除了提高分析的精度)。在其他时候,无论任何纯粹的统计结果如何,试图均衡都会产生一个奇怪的场景(这与@Jeromy 的最后一点有关)。

假设我们简化为控制协变量需要调整每个组,以便将其视为就协变量而言是平均的。但是,如果 A 组永远无法在该变量上保持平均而不失去对“A 组”至关重要的东西怎么办?这是一个棘手的统计领域,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以食谱为导向的教科书——那些注重程序而忽视概念的教科书——往往会掩盖它。我敢打赌 Pocock 等人。文章不错;我会四处寻找其他人,或者查看 James Davis、Geoffrey Keppel 或 Elazar Pedhazur 等反思型作家的书籍。

这个线程上也有关于这个主题的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