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交设计?

机器算法验证 实验设计
2022-04-12 00:42:27

我对什么是正交设计以及它与模型矩阵的关系有点困惑。看来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关于正交定义的观点,但没有一个能完全帮助我理解我的问题。我正在寻求具有实验设计背景的解释。

Bailey 2008 pg 179 中,它引入了两个因子 G 和 F 作为正交 iff 子空间VG(VFVG)VF(VFVG)都相互正交(或VGVGFVFVGF是正交的)

同一本书中的一个更直观的定理说(就因子和水平而言)

同一集合上的 F 和 G 相互正交当且仅当

  • 每个 F 级满足每个 G 级
  • 所有这些交叉点的​​大小都与相关 F 级和 G 级的大小的乘积成正比

但是,这些定义的问题在于,它确实有助于 3 个因素相互正交,或者当您的模型中包含连续协变量时。我猜测也许编码后的模型矩阵可以揭示一些关于正交性的信息。然而,我的猜测是这不是真的,因为很明显,当虚拟编码时,模型矩阵的列并不相互正交。

所以我的问题是,

  1. 正交设计的一般定义是什么?正交设计有更一般的定义吗?包括连续协变量
  2. 正交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3. 模型矩阵是否揭示了有关正交性的任何信息?
1个回答
  1. 也许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个定义。正交设计的要求是分块是正交的,处理是正交的。这仅仅意味着交叉积总计为零,无论阻塞或处理是连续的、伪连续的、多分支的还是二元的。正如@whuber 正确指出的那样,统计学家通常将点积称为叉积,并且还经常假设阻塞因子和处理因子的平均值为0。因此,任何阻塞因子或处理因子与任何其他因子“交叉”都会得出0。

  2. 效率。

  3. 绝对地。我们预计设计矩阵的任意两列之间的叉积将总计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