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博客中,图 4 显示随机游走的主要成分是正弦曲线,随着频率的增加,特征值减小。有没有一种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这一点?
如果我生成两个均值为 0 的独立随机游走,为什么首先这些轨迹之间存在协方差(或相关性)?
在这个博客中,图 4 显示随机游走的主要成分是正弦曲线,随着频率的增加,特征值减小。有没有一种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这一点?
如果我生成两个均值为 0 的独立随机游走,为什么首先这些轨迹之间存在协方差(或相关性)?
实际上,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论文,将出现在 NIPS 2018 上:https ://arxiv.org/abs/1806.08805
我和我的合作者证明,在无限维数的限制下,随机游走在任何 PCA 组件上的投影都是正弦曲线。欢迎您阅读论文以获得证明,但也许我可以尝试更直观的解释。
随机游走过程是一个平移不变过程。不管你走了多少步,离原点有多远,决定下一步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这与 Ornstein-Uhlenbeck 过程相反,例如,它是二次井中的随机游走。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下一步的过程取决于您与原点的距离。)
现在,任何平移不变算子的特征函数都是傅里叶模式。为什么是这样?好吧,为了平移不变,特征函数需要是周期性的,为了成为正交基,它们需要相互正交。满足这些性质的函数集就是傅里叶基。
至于你关于两个独立随机游走似乎相关的第二个问题,这只是一种错觉。尽管两个随机游走的轨迹在它们的第一个 PCA 分量上的投影都是余弦,但第一个 PCA 分量的方向将是完全随机的。打个比方,如果您进行两次随机游走,每次 10 ^ 6 步,您可以非常确定两者最终都将在距原点约 1000 的距离处结束。但这两次行走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每次行走所走的方向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