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使用带有公因子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EFA) 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涉及方法论问题。任何了解 EFA 的人的见解将不胜感激。
我们使用15 个问题的调查来衡量人们的幸福感。在3 个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100 名受试者进行了相同的问卷调查(在进行调查之间存在很大的时间差距,因此我们假设不存在时间依赖性[例如结转效应])。目标是使用因子分析来确定一组固定的公因子,然后计算因子得分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受试者得分。
以下是我的分析策略。这听起来合理吗?
分析策略:组合所有数据,就好像来自一个位置一样。也就是说,创建一个包含时间 1 的 100 个观测值的数据集,并附加时间点 2 的 100 个观测值。然后附加时间点 3 的 100 个观测值。这将得到一个包含总共 300 个观测值的组合数据集。
使用上述数据,使用所有 15 个变量和 300 个观测值拟合 EFA 模型并获得因子。在计算因子得分后,再次将数据视为来自 3 个不同时间点(即在三个时间点测量 100 名受试者)。使用即ANOVA分析因子得分以测试因子的因子得分是否在时间点之间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