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纵向关系: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机器算法验证 方差分析 spss 安乔娃
2022-03-27 07:50:19

我正在使用 SPSS,并且遇到了一个类似于假设问题的研究问题:

幸福感与巧克力消费之间是否存在纵向关系?

假设我抽取了一个人样本,并在他们 14 岁和 18 岁时联系他们并询问他们:a) 你每天的巧克力消耗量是多少克。b) 你快乐吗?

我有以下宽格式的虚构数据:

ID HAPPY.14 HAPPY.18 CHOC.14 CHOC.18

1 是 是 100 5

2 是 否 50 30

3 否 是 30 50 等

我想知道快乐的人每天的平均巧克力消费量是否高于不快乐的人,同时考虑到我在两个时间点对巧克力和快乐都进行了重复测量的事实。

方法一

我想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进行 ANCOVA,使用时间(之前/之后)作为分组变量并控制幸福状态。然而,我认为这可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相关性将被忽略。

方法二

我知道对此的一种有效方法应该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我只是不确定如何在 SPSS 中正确执行此操作。我已将我的受试者内因素指定为巧克力消费量,其中 14 岁的数据为第一级,18 岁的数据为第二级。我不确定的是下一步 - 指定协变量和各个因素之间 - 我可以选择添加HAPPY.14 和 OR HAPPY.18 作为个体因素之间的一个。如果我将两者都添加,输出会告诉我 HAPPY.14 和 HAPPY.18 的效果,如您所料,而不是快乐(是/否)本身的“效果”。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将不胜感激对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的任何反馈。

2个回答

您可能需要澄清您的意思

“考虑到我一再采取措施……”

你这么说

“我想知道快乐的人每天平均巧克力消耗量是否高于不快乐的人......”

这向我表明,时间与您的研究问题并不真正相关。因此,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1. 您可以将平均幸福感 ([time1 + time2] / 2) 与平均巧克力消费量相关联。
  2. 您可以将幸福与给定时间点的巧克力消费联系起来。
  3. 您可以将幸福感与不同时间的巧克力消费相关联(例如,1 与 2)。

上述变体将涉及执行回归或其他预测模型,从另一个变量预测一个变量。

或者,您可能会发现您可以更清楚地重新表述您的研究问题,以结合您对时间影响感兴趣的内容。

  • 您可以将巧克力变化分数与幸福变化分数相关联。
  • 您可以从时间 1 巧克力和时间 1 的幸福预测时间 2 巧克力,以查看时间 1 的幸福预测是否超过时间 1 巧克力。

顺便说一句,虽然这可能是一个人为的例子,但将幸福作为是/否变量来衡量似乎很奇怪。我会把它当作一个尺度来衡量。谈论是/否变量的平均值也有点奇怪。

您可以将幸福视为因变量,您可以使用逻辑回归和巧克力消费作为预测变量。独立于巧克力的消费,有些人通常会更快乐或更不快乐。这可以通过将主题 ID 作为随机效应分类预测器来建模。年龄也可能影响幸福感。在这些之后,模型将如下所示:logit(happy) ~ choc + age + id,其中年龄为 14 或 18 岁,数据为长格式,混合效应逻辑回归,包括随机分类、固定分类和连续预测变量。(作为重复测量方法的类似物,您可以使用协方差模式模型,其中 id 不是预测变量,而是用于协方差规范。)

或者,巧克力消费可以被视为因变量。choc ~ happy + age + id可能是模型(长数据格式),其中 id 是随机效应、混合效应方差分析;或者choc ~ happy + age,在考虑重复测量的情况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我不知道幸福是否会导致巧克力消费量增加/减少,反之亦然。您可以安全地询问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