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需再现频率的两倍进行采样是否准确?

信息处理 采样 理论
2021-12-30 20:18:18

这可能是一个一般原则问题,尽管我特别考虑的是声音,它通常以 44.1 kHz 的速率进行采样,部分原因是普通人可以听到的最大频率在 20 kHz 左右达到顶峰。

鉴于采样定理表明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希望重现的最大频率的两倍,这意味着如果您尝试重现音频,则需要至少 40 kHz 的采样率。但是,不是定理只建立了精确再现成为可能的下限,而不是保证精确再现的采样率吗?

作为说明,这里有一些示例显示了一个正弦波,其采样频率是其频率的两倍(在每个示例中,源数据和采样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第一个采样的时间)间隔):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在“同相”示例中,您的样本恰好在波处于峰值/波谷时发生,并且您获得了可以再现源波(或类似的东西)的准确捕获。我认为这代表了理想情况,在实践中很少发生。

然而,在“异相”示例中,不幸的是,样本恰好在源数据跨越“0”幅度的同时发生。这导致捕获[0,0,0,0],我认为它只能以沉默的形式再现。如果是这样,那根本不准确。我认为这代表了最坏的情况,并且在实践中也很少发生。

在“中期”示例中,样本出现在源数据的波峰和波谷之间。这将捕获正弦波模式 ( [1,-1,1,-1]),但幅度为源信号的一半。对于正确复制源,这似乎不够准确。我假设这种情况的一些变体(采样率与源既不完全同相也不完全异相)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实际情况。

因此,如果您以两倍的目标再现频率进行采样,大多数情况下您记录的数据将具有错误的幅度。它有时可能是准确的,但也可能偶尔会完全错过信号。

它是否正确?如果是这样,一个人需要使用什么采样率来保证准确再现而不仅仅是可能的

如果只能通过对“准确再现”的定义施加一些限制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假设在实际存在信号的地方捕获静音的机会必须为零,并且记录的幅度必须始终准确到 5% 以内实际来源。

3个回答

理论上允许精确再现的采样率不止一种。采样定理指出,如果采样频率大于最高信号频率的两倍,则足以进行完美重构:fs

(1)fs>fmax

没有进一步的限制,方程式。的基带信号也是必需的有些人喜欢讨论在中是否应该有一个“大于或等于”符号或只是一个“更大”符号。实际上,这个问题完全无关紧要,因为您总是必须以两倍于最大频率的频率进行采样,再加上一些额外的容差以允许非理想滤波器。(1)[0,fmax](1)

正如您所注意到的,以恰好两倍的频率对正弦曲线进行采样通常不允许您重建它。只要您以略大于其频率两倍的速率进行采样,您就可以完美地重建它。

请注意,带通信号存在带通采样,其中采样率可能远小于最高信号频率的两倍,以实现完美重建。但是,以信号带宽的两倍进行采样通常是不正确的,即使认为对于特定信号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只是一维信号(均匀)采样的基础。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浏览本网站上的“采样”标签,并阅读M. Unser的概述文章采样 - 香农 50 年。

不,它在有限的现实世界中是不准确的。

请注意,任何有限长度的信号在频域中都有无限的支持,因此没有严格的带宽限制。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对高于最高频率正弦段(在基带信号中)两倍以上的任何非无限信号进行采样以避免混叠的原因之一。

采样窗口或信号越短,采样率就必须高于最高频谱(或欠采样情况下的带宽)的 2 倍以上,以避免较大部分的窗口伪影。

这与“三点定圆”有关。(即正弦波是一个圆 - 即在 (r,theta) 中画一个圆并将其转换为 xy,其中 x 轴是沿圆周行进的距离,y 轴是 theta 上方的“高度” =0(或 theta = 180)线,在 theta =90 处高度为 1)。
这里解释了“三点确定一个圆”: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zGMa_FGhFIA 使用它,您应该能够计算给定正弦波周期内的三个样本的准确正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