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我认为你在这个布局上是正确的。我将对您的疑问发表评论并添加一些额外的意见。
页码
在我看来,页码并不算少。制作大而粗的页码是一个典型的初学者错误。它们是重要的工具,但不应引起太多关注。它们可能会更明显一些。没有规定页码必须与页面上其他地方使用的大小相同。它们可能会更大或半粗。它们也可以设置为无衬线字体。所有有效的选择。
页码的定位非常经典,效果很好。你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以下是其中三个用洋红色方块显示的:

如果您确实选择在页面顶部向上移动页码,那么底部的空白将太多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考虑将整个正文文本向下移动 1 或 2 行。甚至可能添加另一行。
前导/行高
您用“单行距”和“一个半行距”来谈论领先。您必须使用 LaTeX、Word 或其他鼓励这种思维方式的程序。我将其称为领先并以点或有时毫米为单位进行思考。绝对测量而不是相对测量。
我认为前导应该在您展示的两个示例之间,但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您没有对齐基线网格。具有相对前导的标题不占用正文文本的相同行数,并且正文的每个段落之后的空间少于整行。这导致线路不断移动。
看来您的布局程序涉及 18 pt。作为“一个半行距”(它似乎也将 14.4 pt. 视为“单行距”,所以我不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在这里,我用 18 pt 画了线。青色的距离和洋红色的边距:

(你如何设法让两个页面都在下边距结束对我来说是个谜。我猜布局程序以某种方式分配空间来实现这一点?或者这只是运气。)
在我看来,书中的线条必须始终对齐基线网格,因此左右页面上的线条对齐。否则,它会给人一个凌乱的整体外观。
使用基线网格规定了一些规则:
标题及其前后的空格必须占据相等的行数。(尽管它不一定要触及基线。)
段落前后的空格必须是相等的行数。或者你可以没有空格,而是使用第一行缩进。
边距必须适合基线网格。换句话说,列高必须是相等的行数。
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一点在这里解释得有点太多了。
这个答案是相关的。
边距
对我来说,边距看起来很平衡。在我看来,内边距并不太宽。装订书本时,您会松开一些内边距,并且在实体书上看起来会更小。也许大约 5 毫米或更多。部分原因是胶水实际上损失了 1-2 毫米,还因为纸张弯曲并且您看不到垂直的页面内部。
阅读 Wikipedia 关于页面构建规范的文章,但请注意,这些规则在现代排版中经常(如果不总是)被打破。很高兴知道背后的历史。
边距文本
边距文本不应完全对齐,而应左对齐,甚至可能与书脊对齐(左页右对齐,右页左对齐)。否则字间距变得太不一致。
让我很恼火的是,边距文本与正文没有任何对齐:

理想情况下,我会尝试查看是否可以对边距文本使用与正文相同的前导,以便所有行对齐。这将使边缘文本比正文更通风。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它看起来太奇怪,至少要遵循一些原则,例如边缘文本的最后一行与它所属的正文段落的最后一行对齐。还可以考虑将页边距文本的前导设置为正文文本的 75%,因此这些行至少每第 3/4 行对齐。
标题前后的空格
标题周围的空间大约分布在 4 到 3 之间(前 4 部分,后 3 部分):

这足以确保标题似乎属于下一段而不是上一段,但我个人希望差异更大一点,并使之接近 2 比 1(之前 2 部分,之后 1 部分) . 所以换句话说,标题之前的空间量是之后的两倍。这主要是一个偏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