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二极管叫做肖特基二极管,它基本上是一个金属-半导体结,所以它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与任何半导体器件形成金属接触,而不仅仅是二极管。
答案在于为什么金属半结在某些情况下会表现出二极管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快速了解金属与 n 型和 p 型半导体之间的区别。
金属是电子态的连续带。电子更喜欢处于较低的状态,所以这是用阴影棕色区域显示的。红线表示金属中的平均能级(费米能级)基本上是电子的“满”程度。然后有一个逃逸能量,电子不再与结构结合——它们变得自由。这显示为功函数。ϕm
对于半导体,波段略有不同。中间有一个电子不喜欢的间隙。该结构分为通常充满电子的价带和通常为空的导带。根据半导体掺杂的程度,平均能量会发生变化。在 n 型中,额外的电子被添加到导带中,从而使平均能量向上移动。在 p 型中,电子从价带中移出,使平均能量下降。
当金属和半导体区域之间存在离散结时,简单地说,它会导致能带结构弯曲。半导体曲线中的能带与结处金属的能带相匹配。规则很简单,费米能量必须在整个结构中匹配,并且逃逸能级必须在连接处匹配。取决于能带如何弯曲,将决定是否形成内置能量势垒(二极管)。
使用功函数的欧姆接触
如果金属具有比 n 型半导体更高的功函数,则半导体的能带向上弯曲以满足它。这会导致导带的下边缘上升,从而产生势垒(二极管),必须克服该势垒才能使电子从半导体的导带流入金属。
相反,如果金属的功函数低于 n 型半导体,则半导体的能带会向下弯曲以满足它。这导致没有障碍,因为电子不需要获得能量即可进入金属。
对于 p 型半导体,情况正好相反。金属必须具有比半导体更高的功函数,因为在 p 型材料中,多数载流子是价带中的空穴,因此电子需要从金属流出到半导体中。
然而,这种类型的接触很少使用。正如您在评论中指出的那样,最佳电流与我们在二极管中需要的相反。为了完整起见,我选择包含它,并查看纯欧姆触点和肖特基二极管触点的结构之间的区别。
使用隧道的欧姆接触
更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肖特基格式(形成屏障),但要使屏障更大 - 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如此。当你使屏障变大时,它会变薄。当势垒足够薄时,量子效应就会接管。电子基本上可以通过势垒隧穿并且结失去其二极管行为。结果,我们现在形成了欧姆接触。
一旦电子能够大量隧穿,势垒基本上就变成了一条电阻路径。电子可以双向隧穿势垒,即从金属到半,或从半到金属。
由于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费米能级差异变大,通过在接触周围区域中更重地掺杂半导体使能垒变得更高,这迫使能带中的弯曲更大。这又导致屏障变窄。
P型也可以做到这一点。隧穿通过价带中的势垒发生。
与半导体建立欧姆连接后,您可以简单地在连接点上放置一个金属键合焊盘,然后将它们引线键合到二极管金属焊盘 (SMD) 或腿(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