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A454 数据表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电路想法,我不确定它通常叫什么(如果它有一个通用名称)。
它涉及使用两个运算放大器来移动第三个运算放大器的轨道。请注意,与桥接 [捆绑负载] 配置不同,此电路需要双倍的电压供电轨。另一方面,该电路中的负载不浮动,因此您可以将 ts 的想法与电桥相结合,以获得 4 倍的输出电压摆幅(相对于使用单个运算放大器)。我在这里省略了 6 运算放大器的桥接图片,因为它相当明显;您可以在上述数据表中找到一个。
我的问题是这个电路想法的通用名称(如果有的话)是什么。如果我要创造一个名字,“动态轨道”、“动态操作点”或类似的东西对我来说似乎是合理的。(但这些名字并没有通过谷歌搜索得到任何合理的结果。)
编辑:在 1999 年的EDN文章中,我也看到了类似但更便宜的东西,用两个 BJT 而不是运算放大器,用于“轨道移位器”(A1 和 A2
)员工 Grayson King 和 Tim Watkins。毫无疑问,使用 BJT 会引入更多的非线性。所以也许“bootstrapping”可能是这种技术的名称......虽然Rod Eliott的页面讨论这种方法的问题从来没有这样称呼它,所以我不相信“bootstrapping”是它的名字......(EDIT3:好吧,这是对该电路目的的错误解读;请参阅问题下方的评论。)
EDIT2:在另一篇文章和AD 应用说明 AN-232(在该文章中引用)中,“电源自举”或“基板自举”指的是类似的东西(通过“反馈”改变轨电压),但在这些文章中它是出于不同的目的:减少具有 FET 输入级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容非线性......所以,我猜“自举”包含了我所询问的想法,但通常意味着使用这个用于其他目的的电源电压转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