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图了解在 DDC 过程之后计算的输出功率的细微差别(如果这很明显,很抱歉)。这是故事:
假设我从 -10 dBm 的微波源生成 10 MHz 信号并将其馈送到数字化仪。这对应于 200 mV 的峰峰值电压,由示波器测量 50 欧姆线路和终端。
使用数字化仪和执行 DDC,我得到了大约 +4 dBm 的结果,比预期的 -10 dBm 的源高 14 dBm。这是为什么?
我试图一步一步地完成数学:
对于 200 mV 输入峰峰值信号,通过将此信号与幅度等于 1 的 cos(对于 I)和 -sin(对于 Q)相乘,我将获得(假设信号具有零相位)I_DC = 50 mV滤除高频部分后Q_DC = 0 mV,仅通过三角法。
然后将功率计算为 P=I^2+Q^2= 2.5 mW。取 log,我们得到 P_log = 10*log(2.5mW) ~ -26 dB = 4 dBm。这比我最初生成的 (-10 dBm) 高约 14 dBm。
如果我在计算中没有遗漏任何东西,似乎我需要一个 14 dBm 的电平校正因子。但是这个收益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猜通过复制信号来生成 I 和 Q 会有 6 dB 的增益。那么剩下的 8 dB 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你能照亮它,将不胜感激。
编辑1:(答案?)在第一个回复之后,我可能需要考虑 50 欧姆,所以它会将功率降低 10*log(1/50),现在它给出 P_dBm = 10*log(2.5 e-3*1000/50) = -13.0103 dBm。我现在降低了 3.0103 dB,它似乎来自一半的三角因子。通过放回去,我可以根据需要回到 -10 d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