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有限信号的频谱图表示比频谱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据我了解,频谱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解频谱,而频谱不会为您提供与时间相关的信息。为什么我不想一直使用这种表示?什么时候使用频谱而不是频谱图更有用?产生频谱只是在计算上方便吗?
我什么时候应该使用频谱而不是频谱图表示?
信息处理
频谱
频谱图
2022-02-21 10:53:12
3个回答
频谱图受到时间/分辨率限制 - 时间步长越小,分析窗口越小,频率分辨率就越差。
将固定信号分解成微小的时间片是对频率分辨率的浪费。因此,如果您事先知道您分析的信号是静止的;或者,如果您已将信号预分段为固定段(使用瞬态/起始检测器;新奇检测;或辅助信号/传感器),则没有理由使用频谱图失去频率分辨率。
如果您需要知道频率分量何时处于活动状态,则使用频谱图(时频分析),而当您不需要时使用频谱。使用光谱图的缺点是光谱分辨率较低。时频权衡是众所周知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如前所述,如果您分析信号的较小时间窗口,您将失去频率分辨率。
但是,如果您的应用只需要粗略的频率分辨率,并且您知道信号是静止的,或者变化非常缓慢,那么您最好还是定期获取由有限数量的样本组成的频谱。频谱图通常是通过对重叠样本帧进行 FFT 来最大化时域和频域中的信息。它们用于制作赏心悦目的漂亮图片。但是,您生成的数据越多,您就越需要浪费处理资源对其进行排序。分别考虑您想要的时间分辨率和您想要的频率分辨率。然后,您可以决定 FFT 中的样本数量以及您想要采集它的频率。
其它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