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正相位的滤波器/控制传递函数是“因果关系”吗?

信息处理 阶段 线性系统 控制系统 因果关系
2022-02-24 04:23:15

在控制中,我们经常使用正相传递函数,即“前置滤波器”具有传递函数

Gc(s)=ατs+1τs+1

(和α>1)。由于零点的频率低于极点,因此相位大约为正ω=1/ατ(零)和ω=1/τ(极点),最大相位出现在中点ω=1/τα. 通常它用于增加特定频率的相位ωc为了稳定。

  • 但是一个正相位的系统怎么可能真的存在呢?
  • 某些频率的正相位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从控制回路中移除超前滤波器并输入正弦波,输出将出现输入之前?
  • 这与因果关系和可实现性有什么关系?
2个回答

一般来说,从相位的积极性无法得出相应系统的因果关系。请注意,给定系统的相位是

(1)ϕ(ω)=arctan(αωτ)arctan(ωτ)

这对所有人都是积极的ω>0如果α>1. 然而该系统是因果的,通过计算其脉冲响应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一点:

G(s)=αs+1τs+1τ=αs+1τ1τs+1τ+1τ1s+1τ=α+1ατ1s+1τ(2)g(t)=αδ(t)+1ατet/τu(t)

在哪里u(t)是单位阶跃函数。显然,我们有g(t)=0为了t<0,即系统是因果的。

请注意,系统的相位不仅是正的,而且对于ω<1/(τα). 这意味着它的群延迟(相位的负导数)在那个频率范围内是负的,如图(α=2,τ=1):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因此,即使是某个频率范围内的负群延迟也不能说明系统的因果关系。

一个有理传递函数,其所有极点都在左半平面(如您的示例中的情况)和一个收敛区域Re{s}>0总是对应于一个因果稳定的系统,即使它的相位是正的或者它的群延迟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是负的。

我喜欢这个问题,虽然我不能给出一个直观的答案,但我可以提供这个示例实现来展示这种情况是如何存在的(也许这会帮助你或其他人提供更多的见解):

我尝试了一个示例情况,其中在以数字方式实现的典型前置滤波器的极点之前出现零。零极点图如下图所示,为了使用实际值,我将零点设置为 z=0.8,将极点设置为 z=0.5:

零极点图

这种情况下的传递函数如下:

H(z)=z0.8z0.5
=10.8z110.5z1

给定H(z)=Y(z)/X(z),这导致实现:

Y(z)=X(z)0.8X(z)z1+0.5Y(z)z1

我在下面的框图中显示:

实现图

并且使用 freqz([1 -.8], [1 -.5]) 我们可以查看频率响应,确认超前相位特性,并从框图实现中查看因果系统。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同样从模拟世界考虑具有阻抗的串联电感器的情况XL=sL,因此相位也超前(电感中的电压超前电流,而电容器中的电压滞后电流)。这也适用于因果系统,但具有领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