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
本试卷为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中级会计实务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为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单独的计入损益类科目。
( T )
2、企业将其拥有的办公大楼由自用转为收取租金收益时,应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 F )
3、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不能为负数。
( F )
4、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 T )
5、甲公司将其自有写字楼的部分楼层对外出租,因自用部分与出租部分不能单独计量,为此甲公司将该写字楼整体确定为固定资产。
( T )
6、如果企业管理其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有出售的动机,同时该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为本金及利息,则通常是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 T )
7、(2019年)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现金流量为外币的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对未来外币现金流量的现值折算。
( T )
8、母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其直接以现金对子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现金流量,与子公司筹资活动形成的与之对应的现金流量相互抵销。
( F )
9、在受托代理业务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资产以及资产带来的收益具有控制权。
( T )
10、(2017年)企业应当结合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 T )
11、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企业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 T )
12、除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
( T )
13、企业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所支付的对价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
( T )
14、对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企业在确定其可变净现值时应当考虑不同的因素。
( T )
15、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应予终止确认。
( F )
16、非同一控制下,由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构成“一揽子交易”),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等于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 T )
17、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 F )
18、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服务费收入。
( F )
19、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F )
20、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固定资产等资产不同,不应计提减值准备,从而也不涉及减值准备转回的问题。
( T )
2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均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
( T )
22、政府单位的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合并级次分为部门(单位)合并财务报表、本级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和行政区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 F )
23、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管理费用。
( T )
24、或有负债无论涉及潜在义务还是现时义务,均不应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但应按相关规定在附注中披露。
( F )
25、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申请到的是存入单位账户的实有资金,单位可以在用款限额内自行向收款人付款。
( T )
26、(2018年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T )
27、固定资产盘亏时,扣除保险公司、责任人等赔偿后,盘亏的净损失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 F )
28、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F )
29、(2014年)按暂估价值入账的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决算后,企业应当根据暂估价值与竣工决算价值的差额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金额。
( F )
30、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在持有过程中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属于其在取得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的,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 F )
3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时都应进行相应的追溯调整。
( F )
3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T )
33、(2014年)资产组一经确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T )
34、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
( T )
35、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不应当计入所建造的建筑物成本,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 F )
36、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过程中发生了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1个月的,企业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 T )
37、企业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一并结转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
( F )
38、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时,对于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部分,如果相关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且少数股东有能力弥补,则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否则冲减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 T )
39、企业拥有的一项经济资源,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但如果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也应认为符合资产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
( T )
40、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相关标签:
- 中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