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会计实务相关题目

本试卷为历年中级会计实务相关题目,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中级会计实务相关题目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T  )
1、企业购入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   T  )
2、允许商品流通企业将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金额较小的运杂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质量要求。 
(   F  )
3、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发生的减值损失,应按商誉的账面价值和资产组内其他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进行分摊。 
(   T  )
4、企业租入后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土地使用权,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F  )
5、同一控制下,由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构成一揽子交易),应当以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   F  )
6、企业管理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时,应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 
(   F  )
7、(2014年)政府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不属于政府补助。 
(   F  )
8、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   T  )
9、(2017年)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将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F  )
10、企业对债权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既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也可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 
(   F  )
11、同一控制下增资由权益法转成本法核算,增资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原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 
(   T  )
12、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T  )
13、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能够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F  )
14、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当期的适用税率计量。 
(   T  )
15、企业发生外币交易的,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有关账户。 
(   F  )
16、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均应该根据累积影响数调整报表期初数。
? 
(   F  )
17、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应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负债。 
(   F  )
18、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申请到的是存入单位账户的实有资金,单位可以在用款限额内自行向收款人付款。 
(   F  )
19、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后,因无法满足捐赠所附条件而将部分捐赠退还给捐赠捐赠人时,应冲减捐赠收入。 
(   F  )
20、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不论金额大小,都计入存货成本。 
(   T  )
21、如果影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较多,企业应当根据资产在每一种可能情况下的现值及其发生概率直接加权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F  )
22、(2016年)企业因亏损合同确认的预计负债,应当按照退出该合同的最高净成本进行计量。 
(   F  )
23、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其他收益。 
(   F  )
24、(2018年)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T  )
25、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能将已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   F  )
26、企业销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产成品存货,应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   T  )
27、(2011年)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   T  )
28、(2013年)企业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一并结转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 
(   T  )
29、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减计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   F  )
30、(2009年)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   F  )
31、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不含税价款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无形资产处置损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 
(   F  )
32、企业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F  )
33、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因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而发生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   T  )
34、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F  )
35、外币专门借款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   F  )
36、(2019年)企业用于建造厂房的专门借款,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其尚未动用部分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应冲减财务费用。 
(   F  )
37、企业为建造厂房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当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并在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 
(   T  )
38、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   T  )
39、企业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要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本年度财务报表的年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   F  )
40、在编制财务报表前,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统一要求母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子公司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