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

本试卷为历年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C  )
1、“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B、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  C  )
2、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  A  )
3、“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  A  )
4、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  A  )
5、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下列关于道德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
B、道德不是神的启示,对社会经济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C、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故而仅受经济关系制约
D、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  B  )
6、“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  C  )
7、“有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C、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  B  )
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C  )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  D  )
10、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
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
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
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
(  D  )
11、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  D  )
12、土地价格是( )
A、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
C、利息的资本化
D、地租的资本化
(  D  )
13、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情感态度
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C  )
14、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本质与真正来源是( )
A、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加价
B、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商业店员实现的剩余价值
(  D  )
15、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  )
16、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  B  )
17、,陈独秀等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  C  )
18、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A、公共权力
B、选举制度
C、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  C  )
19、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
A、宪法制度
B、法律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B  )
20、金融上,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12年1月中国拥有美国国债1.16万亿美元,占美国债总额的()。
A、7%
B、7.6%
C、8%
D、8.6%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  )
1、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B、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
(  CD  )
2、“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  AC  )
3、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ABC  )
4、法院的正副院长、正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以及人民陪审员必须是()
A、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年满23岁
C、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D、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E、具有一定工作年限
F、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ACE  )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和()。
A、立党之本
B、立国之本
C、执政之基
D、凝聚之源
E、力量之源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2、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抗日战争历史进程的阐述。
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