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哲学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2022年哲学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哲学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D  )
1、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
(  C  )
2、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
A、天然自然
B、人化自然
C、实践
D、自在世界
(  D  )
3、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即是联系
D、联系构成运动
(  C  )
4、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B、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  B  )
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C  )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  D  )
7、“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  B  )
8、“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  D  )
9、“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D  )
10、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  A  )
1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的是( )
A、物质生产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艺术表演活动
(  D  )
12、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  D  )
1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
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
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  C  )
14、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⑴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⑵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⑶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⑷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⑴⑶
B、⑵⑷
C、⑴⑵
D、⑵⑶
(  B  )
1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 )
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  )
16、下列不属于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
A、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阿那克西曼德
D、阿那克西美尼
(  C  )
17、对于皮科的哲学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图调和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对立
B、进一步发展了费奇诺的宇宙等级论
C、构成一事物本质的是其外部形式
D、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
(  A  )
18、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不包括( )。
A、突出了理性的作用
B、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C、区分“先天的”与“后天的”
D、对传统认识论进行批判
(  C  )
19、何谓确定性知识,如何达到确定性知识在( )已开始专门讨论。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  A  )
20、对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 )。
A、默顿
B、爱因斯坦
C、恩格斯
D、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C  )
1、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 )
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  ABCDE  )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社会性
B、实践性
C、同时性
D、长期性
E、反复性
(  AB  )
3、与亚里士多德的“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含义相似的有( )。
A、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
B、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
C、哲学家与普通人不同,哲学家提出问题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满足
D、求知是最自由的学问
E、世界是可知的,需要人们用好奇心探索
(  ACD  )
4、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其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
A、自然是尚未成熟的理智
B、自然哲学从现存的自然对象开始
C、矛盾是运动的源泉,普遍的二元对立贯穿于整个自然之中
D、自然的发展经历着质料、无机物和有机体三个阶段
E、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从主观向客观过渡和运动的精神化过程
(  BDE  )
5、以下关于科学精神正确的是( )。
A、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进步最重要的因素
B、科学精神表现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
C、学精神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科学理论
D、科学精神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E、科学精神主张科学研究要勇于打破权威,勇于创新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要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的意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3、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4、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