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哲学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哲学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B  )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物质性
C、它的运动性
D、它的结构性
(  A  )
2、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 )。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立互不相容的
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体
D、两者是完全统一没有区别的
(  B  )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
A、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B、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
C、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
(  A  )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
A、法律思想
B、立法制度
C、军队
D、警察
(  C  )
5、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渎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所言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B、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有普遍性
C、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D、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之分
(  B  )
6、古希腊晚期由于连年战争,人们普遍渴望安宁和谐的生活;罗马和东方人的宗教观念侵入希腊哲学内部,毁坏了希腊人的思辨理性精神,斯多亚派主张要服从命运,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如果你命定康复,不要找医生如果你命定不康复,找医生也不起作用。这种宿命论的观点()。
A、只承认偶然性,否定了必然性
B、只承认必然性,否定了偶然性
C、辩证处理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D、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
(  B  )
7、下列关于“历史规律的实现过程”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表现为盲目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C、表现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的统一
D、表现为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  D  )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 )。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
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
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  )
9、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  D  )
10、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
(  D  )
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经济地位
C、人的价值追求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A  )
12、与《周易》不同的是,《周易》基本上采用二分法,《太玄》则采用( )。
A、三分法
B、四分法
C、五分法
D、六分法
(  B  )
13、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的是( )。
A、韩愈
B、李翱
C、僧肇
D、刘禹锡
(  A  )
14、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 )
A、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  C  )
15、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学习书本知识
(  D  )
1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两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  D  )
17、下列不属于老子哲学思想的是( )。
A、“静为躁君”
B、“反者道之动”
C、“微明”
D、“一阴一阳之谓道”
(  D  )
18、约翰·哥特利普·费希特(1762年~1814年),德国古典哲学家,被誉为康德的继承人,下列不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
A、《试评一切天启》
B、《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C、《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
D、《纯粹理性批判》
(  D  )
19、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把自己的哲学概括为( )
A、自在之物
B、绝对观念
C、哥白尼革命
D、批判哲学
(  C  )
20、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A、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存关系
D、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  )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  ACD  )
2、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  ABE  )
3、关于二程“天理”说,以下正确的是( )。
A、天理是一切价值之最高标准
B、天理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
C、天理在天为天理,在人失其理
D、天理的显现需要借助于对神的祈祷
E、天理需要下化到人
(  ABE  )
4、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包括( )。
A、具体事物
B、事物的种或属
C、事物的关系
D、事物的状态
E、神
(  ACD  )
5、学习和研究科技哲学的意义包括( )。
A、推动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
B、保护生态环境
C、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D、培养高素质人才
E、促进经济发展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3、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4、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