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理

本试卷为2022年法理,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法理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下列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物
B、法律权利
C、人身
D、精神产品
(  A  )
2、温某在一家医院偷了一老人携带的400元钱,当他准备离开医院时,听见被偷老人在医院大门口大哭,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用来给孙子看病的钱被人偷了。温某动了恻隐之心,将偷来的钱还给了老人。对温某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
A、不予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给予处罚。
(  C  )
3、质监局发现王某生产的饼干涉嫌违法使用添加剂,遂将饼干先行登记保存,期限为1个月。有关质监局的先行登记保存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系对王某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的行为
B、可以由2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直接作出
C、采取该行为的前提是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
D、登记保存的期限合法.
(  B  )
4、在法的作用中,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被称为( )。
A、法的规范作用
B、法的社会作用
C、法的指引作用
D、法的制裁作用
(  C  )
5、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
(  D  )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56条规定:“教唆、引诱、胁迫未成年人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条规定属于( )。
A、确定性规则
B、委任性规范则
C、任意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  C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 )。
A、授权性规则
B、委任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非确定性规则
(  C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该规定属于( )。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技术
(  C  )
9、在法的溯及力方面,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 )。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一律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一律从轻原则
(  D  )
10、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
A、法律体系
B、法系
C、立法体系
D、法律部门
(  A  )
11、关于行政法法律部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的简称
B、行政法涉及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既有法律,也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C、行政法中没有一个轴心性的行政法法典
D、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A  )
12、关于法律体系具有国别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体系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B、法律体系可以通用
C、法律体系是国家通过联合国的同意后自由选择的
D、法律体系是区别国家间法律的唯一标准
(  D  )
13、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A、主体
B、权利义务
C、客体
D、法律事实
(  D  )
14、自然法学派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了许多主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自然法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学说的是
A、天赋人权论
B、社会契约论
C、契约自由原则
D、法律命令说
(  C  )
15、一外国电影故事描写道:五名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五人中的摩尔提议抽签吃掉一人,救活他人,大家同意。在抽签前摩尔反悔,但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抽中摩尔并将其吃掉。获救后,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并被判处绞刑。关于上述故事情节,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其他四人侵犯了摩尔的生命权
B、按照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之福祉”的思想,“一命换多命”是符合法理的
C、五人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D、从不同法学派的立场看,此案的判决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  A  )
16、法和法学自古至今无不与“正义”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将法学定义为“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的是( )
A、古罗马的乌尔比安
B、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C、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D、古希腊的柏拉图
(  C  )
17、下列有关法律作用、法律观念等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恶法亦法”观点强调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自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
B、“徒法不足以自行”,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
C、“有治人,无治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法治国”的法治观
D、墨家的法律观念与西方古希腊时期萌生的自然法思想有相近之处
(  D  )
18、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林某认为股市助长了投机行为而从不参与炒股,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
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  B  )
19、司法部制定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部门法规
D、政府规章
(  C  )
20、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利益受损国法律的追究,这是法的对象效力各原则中的( )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或折衷原则
(  C  )
21、,某国政府批准在实验室培育人兽混合胚胎,以用于攻克帕金森症等疑难疾病的医学研究。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对此,下列评论不能成立的是:( )
A、该事件反映出的问题体现了法律的滞后性
B、法治社会有必要通过立法解决该类问题,这说明法的内容要受制于物质生活条件
C、如果通过立法解决该类问题,则法律所体现的职能(社会作用)属于政治统治职能
D、如因该研究成果发生了民事纠纷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则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非正式法律渊源进行审理
(  A  )
22、下列有关“法对人的效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各国法律对作为人权主体的人和作为公民权主体的人在效力规定上是相同的
B、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取“保护主义”原则,主要是为了保障本国人和本国家的权益
C、中国法律中有关于“保护主义”原则的规定
D、法律对在不同空间活动的人所规定的效力有一定差异
(  A  )
23、关于商法法律部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海商法属于商法
B、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的简称
C、商法与民法的区别在于商法调整的是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D、商法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法律部门
(  D  )
24、关于法律部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有的法律部门与该法律部门基本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名称相同
C、公法、私法与社会法也是法律部门的一种划分方法
D、一种社会关系只能由个法律部门来调整,一个法律部门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
(  D  )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相关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法
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人民警察法
(  A  )
26、根据教材观点,国家赔偿法属于( )
A、宪法相关法
B、行政法
C、民法商法
D、刑法
(  C  )
27、全兆公司利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便利,在搜索引擎讯集公司网站的搜索结果页面上强行增加广告,被讯集公司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全兆公司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关于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诚实信用原则一般不通过“法律语句”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B、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能最大限度实现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D、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于个案当中
(  B  )
28、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  C  )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义务的是( )
A、任何人行使权利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
B、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人身自由
C、合同当事人不得违反依法订立的合同
D、任何人不得损害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  D  )
30、概括地说,权利和义务构成( )
A、对立关系
B、同一关系
C、统一关系
D、对立统一关系
(  D  )
3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权利和义务既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B、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C、法律责任是侵犯法定权利或违背法定义务而引起的不利后果,它本身也是一种义务
D、刑法这一法律部门主要规定了第二性义务,与权利不存在必然联系
(  B  )
32、“权利是规定和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以该定义来判断,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
A、权利意味着权利主体获得一定利益得到许可和保障
B、法律中确认的权利就是已实现的权利
C、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有一定的界限
D、权利本身并不是利益
(  D  )
33、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 )
A、积极性为和消极行为
B、主行为和从行为
C、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D、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  C  )
34、关于法律关系主体,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一方
B、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
C、法律关系主体就是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D、在任何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数量都限于两个,且必须都是自然人
(  A  )
35、韩某与刘某婚后购买住房一套,并签订协议:“刘某应忠诚于韩某,如因其婚外情离婚,该住房归韩某所有。”后韩某以刘某与第三者的QQ聊天记录为证据,诉其违反忠诚协议。法官认为,该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合法有效。经调解,两人离婚,住房归韩某。关于此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
D、韩某与刘某签订忠诚协议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而非保护性法律关系
(  C  )
36、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与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
C、张女与司机在本案中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D、本案中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人身
(  C  )
37、“开除”这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不属于( )
A、行政处分
B、法律制裁
C、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  B  )
38、赵某在行驶中的地铁车厢内站立,因只顾看手机而未抓扶手,在地铁紧急制动时摔倒受伤,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认为,《侵权责任法》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地铁公司在车厢内循环播放“站稳扶好”来提醒乘客,而赵某因看手机未抓扶手,故存在重大过失,应承担主要责任。综合各种因素,判决地铁公司按40%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案中赵某是否有过错,是衡量法律责任轻重的重要标准
B、该案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属第一性的法律关系
C、若经法院调解后赵某放弃索赔,则构成协议免责
D、法官对责任分摊比例的自由裁量至少也要受到公平正义等理性的限制
(  C  )
39、在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上,有法学家认为:违法行为并非取决于违法者的自由意志,而决定于违法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法律责任的目的,一是保护社会利益系统即防卫社会,二是矫正违法者的反社会品行,使违法者适应社会生活和再社会化。持上述观点的是( )
A、道义责任论
B、规范责任论
C、社会责任论
D、否定性评价论
(  B  )
40、立法体制的核心是( )
A、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
B、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C、立法内容和立法原则
D、立法技术和立法程序
(  C  )
41、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
A、执法
B、司法
C、守法
D、法的适用
(  A  )
42、我国古代许多法理名言都说明了法的实施的重要性,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法理名言的是( )
A、“有治人,无治法”
B、“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C、“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D、“立法非以为观美也,期于行焉,法立而必施,令出而必行”
(  C  )
43、我国古代许多法理名言都说明了法的实施的重要性,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法理名言的是( )
A、“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B、“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C、“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D、“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  D  )
44、关于守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守法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义务
B、立法者不属于守法主体
C、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不属于守法主体
D、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既包括制定法,也包括不成文法
(  C  )
45、我国《立法法》第103条第4款规定:“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规定的原则规定。”该法律规则属于( )。
A、授权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
(  D  )
46、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 )。
A、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
B、维护机关、企事业组织的经济秩序
C、促进经济建设
D、保护公共财产
(  D  )
47、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社会主义制度
(  A  )
4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为了( )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
A、公共利益
B、公共要求
C、公共秩序
D、公共管理
(  A  )
49、我国宪法规定的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  B  )
50、根据《宪法》的规定,( )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大
C、地方各级党委
D、地方各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