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题目

本试卷为法理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法理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按照我国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宪法的修改由下列哪个机关进行?(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民族自治地方
(  C  )
2、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决重判,该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绝不手软。对于解决公共秩序、社会安全、犯罪分子生命之间存在的法律价值冲突,该政策遵循下列哪一原则? ( )
A、个案平衡原则
B、比例原则
C、价值位阶原则
D、自由裁量原则
(  C  )
3、我国《律师法》第47条规定:“律师事务所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证书。”此项措施属于 处罚?
A、财产罚
B、声誉罚
C、行为罚
D、人身罚
(  B  )
4、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A、预防
B、惩罚与教育
C、杜绝
D、警示
(  A  )
5、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1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工商局应当
A、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登记状态
B、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撤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赔偿
D、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予企业适当补偿。
(  D  )
6、郑某携带港币9万元出境,未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郑某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9万元港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海关的上述处罚
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8.1万元港币的处罚
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
C、是错误的,只能在没收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是正确的,不违反《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  B  )
7、张某因打伤李某被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张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不久,受害人李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判决拘役2个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本案调查中,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检查张某的住所
B、如果在法院判决时张某的行政拘留已经执行完毕,则对其拘役的期限为一个半月
C、如果张某之父为其提供担保,则公安机关可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D、由公安局将张某送到看守所执行行政拘留。
(  D  )
8、以下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B、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是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D、法是通过人们的内心自觉保证实施
(  C  )
9、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的( )。
A、概括性特征
B、普遍性特征
C、规范性特征
D、严谨性特征
(  C  )
1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XX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该法律规则属于( )。
A、任意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
(  A  )
1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和主导性部门法
B、特别行政法所采用的调整方法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方法
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法律体系中的两个不同的部门法
D、民法仅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C  )
12、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
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
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
(  B  )
13、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 )
A、物
B、精神财富
C、行为
D、人身利益
(  C  )
14、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一选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A、一国的法是该国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各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  C  )
15、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
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
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
D、为适应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需要,我国法学领域已引入公法与私法划分的相关理论
(  D  )
16、下列选项中的说法,可以成立的是
A、法的渊源就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正式的法律渊源对法官裁判案件产生的是说服力而不是约束力
C、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对法官裁判案件不具有影响力
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  B  )
17、关于法的渊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每一个案件处理过程中,都涉及法的渊源的识别与运用
B、法的渊源就是指国家有权立法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C、司法中心主义将法的渊源理解为司法的依据,但法的渊源也可以被认为是守法和执法依据
D、法的渊源中既包括对法官具有拘束力的规范、准则形式,也包括对法官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规范、准则形式
(  D  )
18、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  C  )
19、某区质监局以甲公司未依《食品安全法》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生产为由,对其处以行政处罚。甲公司认为,依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原则,应适用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而非《食品安全法》,遂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条例》不是《食品安全法》的特别法,甲公司说法不成立
B、《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
C、若《条例》与《食品安全法》抵触,法院有权直接撤销
D、《条例》属于“行政法规”,《食品安全法》属于“法律”
(  D  )
20、从世界范围来看,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法源的是( )
A、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
B、权威法学家学说、法理、公共政策
C、国家尚未以任何方式予以认可的习惯
D、本国加入的国际公约
(  C  )
21、关于行政规章的效力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C、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上级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与本省、本自治区、本市的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  C  )
22、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
(  A  )
23、6月,最高法院决定定期向社会公布部分裁判文书,在汇编前言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由于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因而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专家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对于此段文字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构成法的渊源之一
B、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对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C、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
D、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属于司法解释范畴
(  D  )
24、颁布的《保险法》第91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94条规定:“保险公司,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根据法的渊源及其效力原则,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相对于《公司法》规定而言,《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所作规定属于“特别法”
B、《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规定不同于《公司法》的,优先适用《保险法》
C、《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没有规定的,适用《公司法》
D、《保险法》是《公司法》的上位法
(  D  )
2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
A、法的内容是法律规范
B、规范是关于人类的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应然性命题
C、规范性陈述是用以表达规范的语句,规范就是规范性陈述所表达的意义
D、法律规范就是法律规则
(  B  )
26、据《二刻拍案惊奇》,大儒朱熹作知县时专好锄强扶弱。一日有百姓诉称:“有乡绅夺去祖先坟茔作了自家坟地”。朱熹知当地颇重风水,常有乡绅强占百姓风水吉地之事,遂亲往踏勘。但见坟地山环水绕,确是宝地,遂问之,但乡绅矢口否认。朱熹大怒,令掘坟取证,见青石一块,其上多有百姓祖先名字。朱熹遂将坟地断给百姓,并治乡绅强占田土之罪。殊不知青石是那百姓暗中埋下的,朱熹一片好心办了错案。就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国古代存在司法权与行政权合一的现象
B、“有乡绅夺去祖先坟茔作了自家坟地”是一个规范语句
C、朱熹在该案中存在“先入为主”的内心判断
D、裁判者既要心存正义又要防止被“激情”误导
(  B  )
27、《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对律师、律师事务所进行处罚,应当依照《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进行”,这一条文所表达的法律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规定作为义务的规则
C、规定不作为义务的规则
D、禁止性规则
(  A  )
28、关于法律规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一个法律规则就是一项个别性命令
B、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整,主要是通过法律规则来实现的
C、与依据法律原则相比,公民依据法律规则可以较容易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D、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的内容和效力较为清楚明确
(  B  )
29、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关于该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
B、该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法的程序性的重要性
C、“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
D、“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
(  C  )
30、纪90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就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和裁判作用
B、法律原则具有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
C、法律原则可以完全替代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本身没有完整的逻辑结构
(  D  )
31、概括地说,权利和义务构成( )
A、对立关系
B、同一关系
C、统一关系
D、对立统一关系
(  A  )
32、现代社会配置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以权利为本位
B、以义务为本位
C、以效率为本位
D、以秩序为本位
(  D  )
33、罪犯丁某在服刑期间受到监狱干警王某虐待,丁某就此事实向监狱驻地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室控告了王某的虐待行为。丁某就其受虐待所享有的控告权属于( )
A、法外权利
B、原有权利
C、绝对权利
D、第二性权利
(  B  )
34、苏某和熊某毗邻而居。熊某在其居住楼顶为50只鸽子搭建了一座鸽舍。苏某以养鸽行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将熊某诉至法院,要求熊某拆除鸽棚,赔礼道歉。法院判定原告诉求不成立。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本案涉及的是安居权与养鸽权之间的冲突
B、从案情看,苏某的安居权属于宪法所规定的文化生活权利
C、从判决看,解决权利冲突首先看一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造成对他人权利的实际侵害
D、本案表明,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承担相关联
(  C  )
35、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引起该运输合同法律关系变更的法律事实,属于( )
A、无效行为
B、违法行为
C、法律事件
D、合法行为
(  B  )
36、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  B  )
37、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2万元的损失。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2万元的损失。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在法理学理论上属于( )
A、惩罚
B、主动承担
C、法律制裁
D、被动承担
(  D  )
38、中学生小张课间打篮球时被同学小黄撞断锁骨,小张诉请中学和小黄赔偿1.4万余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2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毕竟为小黄所撞伤,该校的不当行为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诱因,且原告花费1.3万余元治疗后尚未完全康复,依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被告各补偿3000元。关于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院对被告实施了法律制裁
B、法院对被告采取了不诉免责和协议免责的措施
C、被告承担法律责任主要不是因为行为与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
D、法院判决“被告各补偿3000元”,这属于由被告被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但不属于法律制裁
(  A  )
39、赵某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被立案侦查,在此期间逃往A国并一直滞留于该国。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案涉及法对人的效力和空间效力问题
B、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原则,赵某不在中国,故不能适用中国法律
C、该案的处理与法的溯及力相关
D、如果赵某长期滞留在A国,应当适用时效免责
(  D  )
40、根据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对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法进行的基本分类,是(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  B  )
41、法的历史类型也是对法的一种分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法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是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之一
B、法的历史传统不同,是法的历史类型划分的标准之一
C、法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即法的阶级本质不同,是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之一
D、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需要社会革命这一基本条件
(  C  )
42、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B、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
C、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
D、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
(  C  )
43、卡尔·马克思说:“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官的法律世界与其他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没有关系
B、法官的裁判权不受制约
C、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但必须是法律的奴仆
D、在法律世界中(包括在立法领域),法官永远是其他一切法律主体(或机构)的上司
(  D  )
44、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 )。
A、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
B、维护机关、企事业组织的经济秩序
C、促进经济建设
D、保护公共财产
(  D  )
4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下列选项中关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和性质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  D  )
46、宪法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要推动( )协调发展。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  B  )
47、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多项权利。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是( )。
A、小强在寝室里大声K歌
B、小丽写信向人大代表提建议
C、小乐因误会将同学打伤
D、小米在网络上散布他人隐私
(  C  )
48、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
A、提出建议的权利
B、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
D、提出批评的权利
(  B  )
49、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无产阶级的国家
D、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国家
(  C  )
50、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