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

本试卷为天津城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目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

一、判断题 (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   T  )
1、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T  )
2、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   T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   F  )
4、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T  )
5、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   T  )
6、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   F  )
7、同样一种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国家法律中表现形式应该是相同的。 
(   T  )
8、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   T  )
9、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   F  )
10、享受个人权利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 
(   F  )
11、集体主义会扼杀人的个性追求。 
(   F  )
1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谈爱国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了。 
(   T  )
13、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   F  )
14、人的本质决定人生态度。 
(   F  )
15、传统仁爱原则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   F  )
1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要体现的是互相尊重原则. 
(   F  )
17、人生的自我修养应该是坐而论道. 
(   T  )
18、树立正确人生观,首要和基本的就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   T  )
19、我国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   T  )
20、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D  )
1、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不是靠( )来维系。
A、内心信念
B、传统习惯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
(  B  )
2、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共产党人( )。
A、清正廉洁,抵制腐败
B、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C、公正廉洁,立党为公
D、修身养性,自立自强
(  C  )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由( )制定的。
A、政府
B、社会
C、国家
D、个人
(  A  )
4、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指的是道德的( )功能。
A、认识
B、调节
C、规范
D、导向
(  A  )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  B  )
6、有了理想信念,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看到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 )。
A、奋斗的目标
B、前进的方向
C、学习的榜样
D、奋斗的方向
(  A  )
7、( )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
B、人的社会意识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劳动行为
(  D  )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遵循的方针是( )
A、武力解放台湾
B、反"台独"
C、两岸双向"三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A  )
9、(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A、公务员法
B、公务员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管理章程
D、行政许可法
(  A  )
10、近年来,有的企业和个人在网络上公然兜售公民个人电子信息进行牟利,这种行为( )
A、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B、是合法的经营行为
C、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D、不受法律的约束
(  C  )
11、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  B  )
1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  B  )
1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体制改革
(  C  )
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情况属于直系血亲 ( )。
A、养子女与养父母
B、继子女与继父母
C、孙子女与祖父母
D、自己的兄弟姐妹
(  B  )
15、宪法的修改( )
A、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B、要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2/3以上通过
C、要由全国人民讨论通过
D、要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1/2以上通过
(  B  )
16、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需要强化()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A、人治
B、道德
C、法规
D、文明
(  B  )
17、“人之初,性本善”是(   )的观点。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D  )
18、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制度、一种学说,更是(   )。
A、一种方法
B、一种立场
C、一种观点
D、一种实践
(  A  )
1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认识与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沟通功能
D、辩护功能
(  D  )
20、诉讼法包括( )。
A、刑事讼诉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以上都对

三、多项选择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  ABD  )
1、按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法人分为( )。
A、营利法人
B、非营利法人
C、个人独资企业法人
D、特别法人
(  ABCD  )
2、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民法典》规定了( )形式。
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打印遗嘱
D、录音录像遗嘱
(  ABD  )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 )的有机融合。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法律素质
D、法治素养
(  ABCD  )
4、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
A、

基础性

B、

全民性

C、

相对稳定性

D、

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