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

本试卷为长江师范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题目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

一、判断题 (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   T  )
1、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T  )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T  )
3、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   T  )
4、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   T  )
5、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 
(   T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   F  )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事,日常生活中个人品德修养是否加强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   T  )
8、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   T  )
9、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有其鲜明的阶级性 
(   T  )
10、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并不是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 
(   T  )
11、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   F  )
12、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思想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T  )
13、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   F  )
14、人生目的是对“人怎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   T  )
15、青年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   T  )
16、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F  )
17、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   T  )
1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   F  )
19、法律的权威主要来自国家强制力. 
(   F  )
20、现代社会,法律在社会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所以,法律可以调节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B  )
1、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是( )。
A、孔子
B、范仲淹
C、贾谊
D、老子
(  D  )
2、( )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A、思想修养
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
D、道德素质
(  B  )
3、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
D、四分之一
(  B  )
4、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 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年满十六周岁
B、年满十八周岁
C、年满二十周岁
D、年满二十二周岁
(  C  )
5、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 )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A、应当
B、可以
C、不
D、部分
(  A  )
6、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 )。
A、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其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B、它是集体主义的萌芽
C、取得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D、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  A  )
7、中华民族近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曲折历史证明,( )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光辉典范。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民间团体
D、民族资本家
(  A  )
8、推动和实现(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A、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的全面发展
C、经济的全面发展
D、社会的全面发展
(  B  )
9、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 )的过程
A、认识
B、实践
C、劳动
D、创造
(  B  )
10、下列箴言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A  )
11、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  )
12、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  D  )
1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包括(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
D、民主法治
(  D  )
14、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科技进步
B、制度完善化
C、人民富裕
D、人类文明进步
(  D  )
15、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   )。
A、保护环境的要求
B、遵纪守法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  D  )
16、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
A、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
B、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C、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
(  C  )
17、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   )规定的。
A、宪法
B、民法
C、婚姻法
D、继承法
(  D  )
18、孔子和孟子确立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A、法与刑
B、理与道
C、仁与法
D、仁与礼
(  D  )
19、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B、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
C、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  )
20、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主要原因在于具有一种(    )的精神。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三、多项选择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  ACD  )
1、道德最基本的功能有( )。
A、认识功能
B、教育功能
C、规范功能
D、调节功能
(  ABCDE  )
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 )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E、邻里团结
(  ABCD  )
3、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一言一行基本遵循是( )
A、勤学
B、修德
C、明辨
D、笃实
(  ABCD  )
4、这个新时代,是( )
A、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B、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C、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