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模拟

本试卷为往年(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模拟,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模拟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 
(   T  )
2、在宏观经济学中,在短期内,价格不会发生变动。 
(   F  )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越大。 
(   F  )
4、政府向家庭部门征税和向企业部门征税属于“注入”。 
(   F  )
5、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   T  )
6、一个总体的差异程度不仅受标准差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数据本身数值大小的影响。 
(   T  )
7、循环变动的周期长短不一,变动的规则性和稳定性较差。 
(   F  )
8、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   T  )
9、在借贷记账法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一定等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   F  )
10、累计原始凭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连续、多次使用,其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 
(   T  )
11、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数列变化剧烈,应当选择较大的平滑系数。 
(   T  )
12、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线为位于某一利率水平上平行于收入轴的一条水平线。 
(   F  )
13、供给量的变化是供给曲线整个位置的移动。 
(   T  )
14、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   F  )
15、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 
(   F  )
16、一般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   F  )
17、估计量的有效性与其方差无关。 
(   F  )
18、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   F  )
19、资本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的百分比被称为加速数。 
(   F  )
20、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一般都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   F  )
21、卢卡斯认为,通过学校教育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 
(   F  )
22、季节波动仅仅是指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   F  )
23、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清查方法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完全不同。 
(   F  )
24、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必须由政府来解决。 
(   F  )
25、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   T  )
26、衡量一种预测方法预测误差大小的常用指标主要有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上述预测误差度量指标数值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越好。 
(   F  )
27、任何的通货膨胀都一定会对人们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产生影响。 
(   F  )
28、在直线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对等的,不需要区分因变量和自变量。 
(   F  )
29、在任何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   F  )
30、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 
(   T  )
31、在对总体进行区间估计时,需要考虑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是否已知、用于估计的样本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这些因素。 
(   F  )
32、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高,对债权人就越有利,其贷款安全程度就越高,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   F  )
33、如果一经济体接受的来自国外的转移大于其对国外的转移,则其国民可支配收入小于国民总收入,反之则反。 
(   T  )
34、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函证核对法”,在清查过程中,尤其注意查明有无双方发生争议的款项、没有希望收回的款项以及无法支付的款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   T  )
35、GDP缩减指数是一个具有更为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 
(   T  )
36、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   F  )
37、对某家公司进行审计,该公司年度内的所有发票是66400张,审计人员从中随机抽查了100张发票进行审查,发现有2张发票有差错,则总体是100张发票,样本是2张发票。 
(   F  )
38、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 
(   F  )
39、区间估计是包括样本统计量在内的一个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抽样标准误差得到。 
(   F  )
40、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