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本试卷为历年(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中级) 统计相关知识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F  )
1、编制财务报表时,企业可以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   F  )
2、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必须采用工作底稿法或 T 型账户法。 
(   F  )
3、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甚至会破坏等式平衛。 
(   F  )
4、我国的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外,其他业务均采用权责发生制。 
(   T  )
5、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   F  )
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   F  )
7、如果货币供给一定,但国民收入增加,则均衡利率下降。 
(   T  )
8、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   T  )
9、在两部门经济循环中,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恶化。 
(   F  )
10、分类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图表展示方法基本相同。 
(   T  )
11、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和方差都可以反映定量数据的离散趋势。 
(   T  )
12、帕累托图是按照各类别数据的频数多少排序(即根据频率降序排列)绘制,并在同一张图中画出累积百分比。 
(   F  )
13、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   F  )
14、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固定的,不随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   T  )
15、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   F  )
16、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010,产量增加5%,则生产总费用增加。 
(   F  )
17、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   T  )
18、外部经济不一定有利于资源配置。 
(   F  )
19、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 
(   F  )
20、从严格意义上讲,备查账簿也是正式账簿,需要根据会计凭证来登记,有固定的格式。 
(   F  )
21、一个数列不可能没有众数,也不可能没有中位数。 
(   F  )
2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 
(   T  )
23、若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常数的假定不成立,则称模型存在为异方差现象。 
(   F  )
24、如果一国实际GDP为11万亿元,而潜在GDP为12万亿元,也就是说GDP缺口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   T  )
25、“有借必有贷”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或者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 
(   F  )
26、在实物资产的清查中,实物保管人员和清查盘点人员必须至少有一人在场。 
(   F  )
27、总体参数通常有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比例、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比例。 
(   F  )
28、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高,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从而国民收入越多。 
(   T  )
29、如果一个估计量是一致估计量,那么样本量越大,它就越可靠。 
(   T  )
30、观察法是在一个真实或模拟的环境里,调查对象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员边观察边记录以收集所需信息进行分析。 
(   F  )
31、对于严重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比中位数和众数的代表性要好。 
(   F  )
32、将产品质量分成 1/2/3 级品,这种等级具有数值特征,可以对其进行数值运算。 
(   F  )
33、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即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为了避免重复记账,按规定只填制收款凭证,不填制付款凭证。 
(   F  )
34、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   T  )
35、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一个一致估计量。 
(   T  )
36、参数估计是依据样本信息推断未知的总体参数。 
(   F  )
37、样本容量是指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   F  )
38、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和基础。 
(   F  )
39、无偏估计量也是有效估计量。 
(   T  )
40、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之一是剩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