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背景下的组内相关性

机器算法验证 lme4-nlme 类内相关
2022-03-02 07:47:54

假设有人用数据调查了两种可变性来源yij获得自j下的主题i第届会议(i=1,2;j=1,2...,n)。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yij=α0+bi+cj+ϵij

在哪里α0是一个常数,bicj是随机效应i会议和j分别是主题,和ϵij是一个残差项。假设bi N(0,τ12),cj N(0,τ22), 和ϵij N(0,σ2),会话和主题的类内相关(ICC)值可以分别定义为

ICCsession=τ12τ12+τ22+σ2,ICCsubject=τ22τ12+τ22+σ2.

而上述ICC值可以通过lmerR包中获得lme4我有两个问题:

  1. 有没有办法在 LME 模型的背景下测试上述 ICC 值的重要性,类似于F-stat 用于在随机效应方差分析下定义的 ICC?

  2. 直观地说,两个会话之间的可变性越大(两个会话之间的差异越大),会话 ICC 就越高。但这种直觉与 ICC 衡量可靠性、可重复性或一致性的概念有何一致?关于任何两个受试者的反应来自同一会话的会话可靠性(或可重复性、一致性),而不是关于两个会话之间的差异?

1个回答

在等待对第一个问题的任何建议的同时,我将尝试自己回答第二个问题。

来自两个受试者的两个响应之间的相关性j1j2在此期间i会议是

cov(yij1,yij2)var(yij1)var(yij2)=E(bi+cJ1+ϵij1)E(bi+cj2+ϵij2)var(yij1)var(yij2)=τ12τ12+τ22+σ2

这正是ICCsession. 那是,ICCsession是来自同一会话的任何两个受试者的反应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两个会话之间的差异。

我是否正确解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