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 1 自变量= 热惯性 (TI) 因变量= 深径比 (d/D)、半径变化 (RV) 和轮缘不规则度 (RI)。 假设 2 自变量= 热惯性 (TI) 因变量= Mantled Rim 百分比 (MRI) 为了检验假设 1,我必须检验 d/D、RV 和 RI 与热惯性的相关性。对于第二个假设 MRP 与热惯性的相关性。陨石坑总数 = 138(ID),场景(组)= 18。对每个陨石坑进行了重复测量。陨石坑嵌套在场景中,TI 值嵌套在场景中,收集的数据(d/D、RV、RI、MRP)嵌套在场景中。我必须比较场景内和场景之间的 TI,以及使用似然比检验确定的每个模型结果的统计显着性,以获得 p 值。由于我是 R 和统计学的新手,如果有人能帮助我理解设计,那将对我有很大帮助。我必须寻找支持假设 1 或 2 的 p 值和结果?
使用“多级”和“lme4”R包的嵌套数据的多级回归模型?
机器算法验证
r
混合模式
lme4-nlme
重复测量
多层次分析
2022-04-05 07:10:39
2个回答
根据我对您的数据和描述的了解,您在ID. 您已经测量了多个变量 、、D_d和,每个变量测量一次。RIRVMRPID
因此ID似乎是测量单位(也就是说,它对数据中的每一行都是唯一的)。
但是,您似乎确实在 内有多个度量Group,因此具有随机截距的模型Group似乎是合适的。因此,我建议以下模型作为起点:
lmer(TI ~ D_d + RI + RV + MRP + (1 | Group), data = ... )
这将估计 、 、 和 的固定效应D_d以及RI随机RV变量MRP的方差Group,这将解释每组内测量值的非独立性。
几点:
混合模型确实用于解释结果变量中的相关性,我猜在分组/集群变量的级别内,
TI即在你的情况下。假设正常误差项足以满足,您可以使用线性混合模型。例如,使用包lme4中的函数,例如,IDGroupTIlmer()fm1 <- lmer(TI ~ RI + (1 | Group / ID), data = tisia)如果您还要加载lmerTest
TI包,您将获得和之间关联的 p 值RI。上面的模型
fm1假设在和TI的同一水平组合内的任何一对测量值之间的相关ID性Group是相同的。相反,如果您想假设同一组合内的相关性随着值的差异增加ID而Group衰减RI,那么您可以包括 的随机斜率RI,即fm2 <- lmer(TI ~ RI + (RI | Group / ID), data = tisia)您可以使用该函数实现的似然比检验来比较这两个模型,看看这是否会改善拟合
anova(),即anova(fm1, fm2)
其它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