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安装在 R 中的多级模型中的协方差结构有一些疑问(使用nlme包)。我不是专家(刚开始学习统计......),所以如果我的一些问题看起来很明显,我很抱歉。我检查了以前的帖子,但没有找到答案。
我有一个实验的数据,我们在 2 个条件下记录了 30 名受试者的生理数据(每种条件下 30 次试验)。这 30 次试验在时间上很接近,我们预计更接近的试验之间的相关性更高,随着试验彼此相距更远,相关性会降低。我们感兴趣的是条件的影响,而不是时间的影响。我认为分析这些数据的正确方法是拟合一个多级模型,其中TRIAL是1级变量,SUBJECT是2级变量,CONDITION是固定因子,DV是生理反应(FR)。我正在使用的 R 命令是:
lme(fixed= FR ~ CONDITION, data=mydata, random= ~ TIME | SUBJECT)
我的(很多)问题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默认情况下使用哪种协方差结构
lme?不使用最合适的协方差结构会不会有问题?我读过自回归协方差结构(AR1)是指每个时间点的恒定方差以及随着时间点越来越远的更弱的相关性。我的数据只符合第二个标准。我如何知道哪种协方差结构适合我的数据?对结果的有效性有多重要?
我只对 CONDITION 效应感兴趣,当我在模型中不包括 TIME 时,这很重要。我对 TIME 效应不感兴趣,也不想使用模型进行预测,而只是检查 CONDITION 效应的显着性。如果我退出 TIME 并仅使用 CONDITION 拟合模型是否正确?
谢谢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