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的模拟中,您希望从 3 次实现(或平局或观察)中计算一系列 5 次独立伯努利试验的成功次数(正面)。
在 R 中,这可以使用rbinom(n, size, prob)函数来完成,其中n是观察次数,size是试验次数和prob每次试验的成功概率。另请参阅此处以获取函数参考(我相信这在其他编程语言中也是类似的)。
然后可以计算 5 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假设硬币公平):
> set.seed(123)
> rbinom(3, 5, .5)
[1] 2 3 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 2 次成功(第一次观察)、3 次成功(第二次观察)、2 次成功(第三次观察)。
因此,第 1、2、3 组是每次观察5次试验的观察结果。
编辑:添加插图
这是一个高尔顿板的插图,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试验和观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每个球的路径代表一个观察结果(红色箭头),通过 6 个左/右决策或6 个试验(蓝色三角形)最终进入其中一个垃圾箱。确切的概率(Pr) 可以使用二项式概率质量函数计算降落在其中一个垃圾箱中的次数 Pr(X=k)=(nk)pk(1−p)n−k,
在哪里X表示随机变量,k成功次数(例如左弹跳),n数字试验,和p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
在 R 中,您可以使用该dbinom() 函数来计算落入每个箱子的确切概率(从左到右并假设p=0.5):
dbinom(6, 6, .5)
#[1] 0.015625
dbinom(5, 6, .5)
#[1] 0.09375
dbinom(4, 6, .5)
#[1] 0.234375
dbinom(3, 6, .5)
#[1] 0.3125
dbinom(2, 6, .5)
#[1] 0.234375
dbinom(1, 6, .5)
#[1] 0.09375
dbinom(0, 6, .5)
#[1] 0.015625
或通过模拟(在本例中为 100,000 次观察和 6 次试验):
bounces <- rbinom(100000, 6, .5)
mean(bounces == 6)
#[1] 0.01554
mean(bounces == 5)
#[1] 0.09325
mean(bounces == 4)
#[1] 0.23468
mean(bounces == 3)
#[1] 0.31349
mean(bounces == 2)
#[1] 0.23486
mean(bounces == 1)
#[1] 0.09287
mean(bounces == 0)
#[1] 0.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