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一个问题,我试图了解 USB 2.0 对浪涌电流的要求。我了解基本思想,但我仍然不清楚一些细节。该规范部分指出:
可放置在电缆下游端的最大负载 (CRPB) 为 10 μF
与 44 Ω 并联。10 μF 电容代表函数中直接连接在 VBUS 线上的任何旁路电容,以及通过器件中的稳压器可见的任何电容效应。44 Ω 电阻代表设备在连接期间消耗的一单位负载电流。如果器件中需要更多的旁路电容,则器件必须包含某种形式的 VBUS 浪涌电流限制,以使其与上述负载的特性相匹配。
USB-IF 还提供了对浪涌电流测试的描述:
连接后至少 100 毫秒测量浪涌电流。连接是在插头的 VBus 和接地引脚与插座匹配时定义的。
在 100 ms 间隔内任何超过 100 mA 的电流都被视为浪涌电流事件的一部分。浪涌电流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区域是电流超过 100 mA 直到电流低于 100 mA 至少 100 µs 的时间间隔。在 100 ms 周期内可能有多个浪涌区域。通过/失败由具有最高电荷的区域确定。
就目前而言,这是明确的,但它只给出了最短的测量时间,并且没有说明对涌流区域应用什么算法来做出通过/失败的决定。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在电流超过 100 mA 的区域内,对电流进行积分以获得在此窗口期间传输的总电荷,并且总电荷不得大于 10 uF // 44 Ω负载。根据一个消息来源,这将是 5V * 10 µF = 50 µC。这就是我的理解有点动摇的地方。
为了帮助我理解,我分析了以下电路:
[R1 电阻不是任何规格的一部分,但我需要它来做数学运算,我可以根据需要让它变为零。] 电流从 \$V_1/R_1\$ 开始并以指数方式衰减到 \$V_1 /(R_1 + R_2)\$ 与时间常数 \$(1/R_1 + 1/R_2)^{-1} C_1\$。
在时间 \$t\$ 转移的总费用将为
$$ Q(t) = \frac{V_1}{R_1 + R_2}t + \frac{V_1 R_2^2 C}{(R_1 + R_2)^2}\{1 - \exp(\frac{-t} {C_1}(\frac{1}{R_1} + \frac{1}{R_2}) )\} $$
在 \$R_1\$ 变为零的极限中,这简化为
$$ Q(t) = \frac{V_1}{R_2} t + V_1 C$$
我不明白的一点是,在 USB 总线的电压为 5 伏和规定的 44 Ω 负载的情况下,总会有 5V/44 Ω = 114 mA 的电流,这超过了引用的 USB 中描述的 100 mA 限制-IF 测试,以及超过低功耗 USB 功能允许的最大一个单元(即 100 mA)负载(USB 2.0 规范第 7.2.1 节)。在 R1 = 0 限制的情况下,该电流将在 R2*C1 = 440 µs 中吸收与电容器一样多的电荷(即 50 µC)。
因此,如果您仍在阅读,那么问题是“[匹配]上述负载的特性”(即 44 Ω 与 10 µF 并联)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及所描述的 USB-IF 浪涌如何电流测试决定多少电流才算过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