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RMS 值被视为 DC 等效值?

电器工程 交流 直流
2022-02-03 18:08:24

RMS 定义为在电阻器中产生相同热量或功率的交流等效电压,如果以直流电压的形式传递到电阻器。但是,与产生恒定功率的直流电路相反,交流电中的功率是否不应该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连续变化,从而在电阻器中产生不同的功率。我很困惑,所以请帮助我。

4个回答

平均功率是产生持续加热效应的原因:-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幂是vI的瞬时乘积。

如果我们将\$I\$设为\$v/R\$,则幂为\$\dfrac{v^2}{R}\$

而且,平均功率是\$\dfrac{v^2}{R}\$的平均值。

如果我们说 R = 1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说:

\${\rm 平均\功率} = {\rm 均值}(v^2)\$

然后,如果我们取平方根,我们会得到 RMS 电压

但是交流中的功率是否不应该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连续变化,从而在电阻器中产生不同的功率

是的,非恒定电压/电流中的瞬时功率不是恒定的。

但是在您的定义中缺少一个重要的形容词。时间平均您必须考虑电力随时间的平均值:

  • 在周期内,对于周期性波形,
  • 在整个信号持续时间内,对于任意波形。

如果考虑 AVERAGE 功率(时间平均值),则功率相等。许多其他答案都采取了捷径,而没有解释必须申请捷径合法的所有条件。而且您自己的问题中内置了一些微妙的错误假设。如果您是 EE 学生,则应阅读此答案的其余部分。

RMS 在数学上定义为函数平方均值的根。如果函数是周期性的(重复自身),那么一般来说,平均计算应该在精确的周期数上进行。该功能可以是任何东西,它不需要是周期性的。这是 RMS 的定义。它与直流或电压或电流完全无关。事实上,它经常用于统计。

负载中的瞬时功率只是瞬时电流乘以瞬时电压:\$P = V \cdot I\$

平均功率是通过平均瞬时功率来计算的。对于重复波形,可以在恰好一个周期(或任何整数个周期)内执行平均。对于非重复波形,必须在整个波形上或“长时间”上进行平均。到目前为止,我所写的一切都是相当普遍的。它不依赖于有关电压或电流波形外观的任何细节。如果您平均一个周期内的瞬时功率,您可以计算任何波形的平均功率。如果您知道电压和电流,您可以计算任何波形的瞬时功率。

对于直流电路,碰巧平均功率只是\$V \cdot I\$

在正弦电压应用于电阻负载的特殊情况下,\$P_{avg} = V_{rms} \cdot I_{rms}\$,其中\$P_{avg}\$是平均功率。如果需要,您可以通过对正弦曲线的一个周期进行 rms 计算来证明这一点。

但是,如果负载不是电阻性的,则该等式不正确。如果负载是电阻性的,但电压​​不是正弦曲线,那么等式是正确的,但 RMS 电压将不等于\$V_{peak} / \sqrt 2\$,就像正弦曲线一样。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如果电压是正弦的,并且负载是无功的(感性的或容性的),如果您知道所谓的“功率因数”,您仍然可以计算功率。

对于这种特殊情况,\$P_{avg} = I_{rms} \cdot V_{rms} \cdot P\!F\$(其中 PF 是功率因数,$P_{avg}$ 是平均功率)。

就平均功率而言,通常情况下平均功率比瞬时功率更重要。一般来说,当热时间常数比交流波形的电周期长得多时,这是正确的。如果您观看由 AC 供电的白炽灯泡的高速视频,您会发现它的亮度确实会随着 AC 波形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变化,但是,由于灯丝需要一些时间来加热和冷却,因此感知到的灯泡的亮度严格基于\$V_{rms} \cdot I_{rms}\$灯泡本身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平均了功率。你的眼睛会平均掉剩下的任何涟漪。

如果灯丝非常非常小,它可能没有足够的质量来平均功率,并且它的亮度会从接近零一直变化到全亮度。

我希望这能消除你的大部分困惑。

由于加热效应,集成功率“易于”测量。测量能量的最准确方法之一是测量由此产生的温升。

交流信号确实会不断变化,但瞬时信息通常很难理解——它与任何东西都没有关系。在所有我能想到的不是量子/半导体效应的情况下,有趣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如评论中所述,峰值电压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很重要。)

对于交流信号,您通常希望至少平均一个周期(否则您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如果您正在考虑电阻器的功耗,则电压的 RMS 直接转化为等效于直流电压。由于这通常很有用,因此我们通常使用它来测量 AC - 但不是在任何特定情况下重要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