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在电路中传播需要多长时间?

电器工程 力量 直流 传输线 思想实验
2022-01-26 05:17:55

前提

在流行科学频道 Veritasium最近的一段视频中,讨论了电路中电流和能量传输的概念。在该视频中,展示了一个思想实验,如下所示。问题是:电路完成后,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点亮?

思想实验

视频得出的结论是,在拨动开关后,灯泡将在 1/c 秒(1 米除以光速)后亮起,因为灯泡和电池相距 1 米。这可以解释为,在电路中,能量是通过以光速传播的 EM 场而不是通过导体中的粒子运动来传输的。

这个解释不适合我,主要有两个原因:

  1. 显然,导体在能量传输中起着重要作用。视频中实际上也指出了这一点,即在电路中建立连接后,电磁场将以光速沿导体传播。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在思想实验中,场需要 1 秒才能通过电缆传播,而灯会在 1 秒后亮起。
  2. 为了打开灯,电流必须流过它,加热灯丝。仅仅处于由电池产生的电磁场是行不通的,灯的端子需要有一些电位差。信号在到达负载之前并不“知道”负载发生了什么。这是信号和传输线中反射的很大一部分,但在这里似乎被忽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压将需要 1 秒才能到达灯。

问题

1米/c秒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应该是别的?如果答案不是 1 米/c,那么视频推理的错误在哪里?

4个回答

Veritasium 没有进入重要的细节。我不确定这是因为他不想让答案复杂化,还是因为他没有做足够的研究。

重要的部分是这两条 300 公里的环路是传输线。

在关闭开关后的第一秒,在反射从远端返回之前,您可以用等于其特性阻抗的电阻器替换电路中的这些线路。

两条相距 1 m 的细导体的线路的阻抗将非常高,数百欧姆,也许是 1 kohm。因此,这两条线将在第一秒内将流入灯的电流限制为几毫安。如果灯可以在那个低电流下工作,那么它会在开关闭合后 1 m/c 后打开。

当反射从远端的短路返回时,事情变得更加有趣和复杂。发生的细节取决于灯对返回反射的阻抗。在灯与线路阻抗匹配的最简单情况下,反射将被吸收,灯现在将像线路短路一样工作。如果灯不匹配,就会有进一步的反射,灯的亮度会进一步变化,直到在这些线上传播的波最终消失。

这种类型的视频存在的许多问题包括:

  • 他说的一件事是真的,能量在电线周围“流动”,而不是通过它们
  • 但他的示范并没有表明
  • 他的演示不是真正的实验,是伪造的
  • 他做了一个关于零电阻的假设,这本身不是问题,但这确实意味着任何试图在没有超导体的情况下重现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 它混淆了大多数非技术观众的直觉,他们坚持认为波浪会在长线上消失,而他们会在阻力线上消失
  • 为什么灯会立即点亮,这只是简单的传输线理论
  • 但他的数量级都错了
  • 并且对地阻抗与线路对彼此的阻抗一样重要,因此试图准确地模拟他所拥有的东西会a)复杂并且b)不会显示他试图展示的东西。
  • 如果没有定义灯阻抗,反射返回时会发生什么将是不确定的
  • 他在视频演示区展示的传输线与地面的耦合比彼此更好,这将进一步混淆该区域的反应方式
  • 但是图中通往太空的线显然与地面隔离
  • 做哪个假设?我选择了将线与地面隔离,这样可以进行更简单的思想实验,而不会改变基本原理。MathKeepsMeBusy 做出了非孤立的假设,这就是为什么他给我的答案如此不同。

用 Wolfgang Pauli 的话来说,Verisatium 的演示甚至没有错,它比那更糟。

一个实验,一个真实的物理演示,显示传输线的延迟最好使用一些定义明确的商业传输线,最好是 50Ω 同轴电缆,但一些 300Ω 明线天线也可以使用,并且更接近于开路他用过的电线。随着长度减少到几米或 10 米,电阻会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但需要示波器来显示微秒延迟。随着线被抬高到几米,它将与地面充分隔离,以便我对隔离的假设能够保持和显示。

我不确定我是否可以想出一个实验来“证明”能量在电线之外流动,但可以相当直接地证明它确实如此,或者假设它确实与我们所看到的一致。坡印亭矢量需要电场和磁场来产生能量流。考虑到电池和灯之间的两条线,电池在导体之间提供电场。只有当电流流动时,我们才能在它们之间获得磁场。我在另一个答案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功率引导”(参见波导),因为电线引导电流,它们产生的磁场穿过电场传递能量。

非常、非常、非常少量的能量将以光速在电池/开关和灯之间(1 米)之间的直接路径传播到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将开始流过带有开关的导线一侧,从而改变其相对于另一根导线的电压。电线的两条平行腿形成一个电容器和一个变压器,因此电流也将开始在电线的“灯泡”侧流动。

但起初它会是一个非常小的电流。在计算电容器和变压器的尺寸时,不应考虑导线的全长,因为闭合开关产生的阶跃信号将没有时间沿着导线传播。例如,在 3 m/c 秒后,EM 干扰可能会从开关传播 1 米,穿过电线腿之间的空间 1 米,并向后传播 1 米。(这将在两个方向上发生,所以 x2)。两根相距 1 米的 1 米线形成的电容会非常小。因此,提高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所需的电荷将非常小。因此,通过灯的电流将非常小。(电线两条腿之间的变压器效应同样非常小)。

这个极小的功率会“打开”灯吗?这取决于一个人认为“开启”的阈值。按照大多数标准,灯会在 1 m/c 秒时被视为关闭,并在此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闭。按照这些标准,Veritasium 是错误的。然而,Veritasium 是正确的,因为一些能量将以光速传递给灯。

正如他所做的那样,假设电线的电阻为零,那么大部分电力要到很晚才会到达,这取决于由电线对组成的传输线的特性。再一次,阶跃信号通过传输线的速度是模糊的。信号“何时”到达取决于检测阈值。然而,对于“合理”大小的阈值,通过传输线的阶跃信号的速度明显低于光速,通常为光速的 0.5-0.7 倍。计算时间延迟时使用的长度是传输线的长度,而不是导线之间的最短路径。


分歧的症结所在?

在评论中,我部分写道:

...电池和开关一侧的电流不会立即与灯一侧的电流平衡。假设电池是 12V 并且它“看到”了 1k 阻抗,那么 12 mA 将在传输线的那一侧流动。但并不意味着 12 mA 将立即流向灯所在的另一侧。只有流过灯管的电流才能点亮灯管。

@Neil_UK 对此做出了部分回应:

...我的假设是这些线路没有接地电容,视频演示显示它们都是浮动的,因此电池开关-txline-lamp-othertxline-battery 周围的电流遵循电流连续性,在电路的所有部分中相等,就像隔离的浮线一样。在我看来,将大电容引入到地会导致明显不相等的电流是不必要的复杂化

我愿意被纠正,但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的“电流连续性”是一个糟糕的假设,事实远非如此。让我解释。

通过“电流连续性”的假设,我理解通过电池和开关的(传导)电流始终与通过灯的(传导)电流相同的假设。(或者至少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我用术语“传导”来限定术语“电流”,因为需要考虑两种电流。传导电流是电荷的流动,位移电流是电场变化率的常数倍。后一种电流形式通常被忽略,但对于通过电容器的电流连续性至关重要。它是电路中“守恒”的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的总和。

我相信传输线的开关/电池侧和灯侧之间的传导电流不相等,甚至不接近相等,在开关关闭后的早期,但在关闭该开关产生的 EM 信号之前到达传输线的远端。为了说明我为什么相信这一点,请考虑一个由电池和开关中心供电的一光秒长的偶极天线。

示意图

模拟此电路- 使用CircuitLab创建的原理图

在此示例中,我使用了 DPDT 开关,而 Veritasium 使用了 SPST 开关。DPDT开关的目的是让天线的两侧很容易达到相同的电位。

如果天线的两侧原本处于相同的电位,然后翻转开关将电池带入电路,电流将流过电池,并在天线的每一侧。假设这个天线是宇宙中唯一的东西。天线中的传导电流与“the”返回路径中的任何传导电流都不平衡,因为没有返回路径(或者更准确地说,_conduction 电流没有返回路径。位移电流的返回路径是两半偶极子的相应部分之间的电场线)。然而,包括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在内的总电流在整个天线长度上是相同的。如果馈电点处的传导电流为 I,但在某个位置 x 处为 Ic,则 x 处的电场发生变化,使得位移电流 Id 加上传导电流 Ic 之和为 I。

I=Id+Ic

现在考虑第二个偶极子天线,它与第一个相隔 1 米,在它的中心馈线上有一盏灯。

示意图

模拟这个电路

如果上偶极子的两半原本处于相等的电位,并且开关翻转使电池进入电路,则电流将在上偶极子中流动。这也将导致电流在下偶极子中流动。但是两个偶极子中的电流会相等吗?仅当偶极子之间的耦合为 100% 时。如果偶极子相距 1 米,并且导线很细,那么最初,我们可以预期耦合电流很小。然而,随着电流向末端扩散,耦合可能会增加(即使当我们接近导线末端时传导电流会减少)。

我断言,在 Veritasium 的思想实验中,在将开关拨到到达传输线的末端。至少 1/2 秒。

因此,我断言在前 1/2 秒内,电池和开关侧的电流与灯泡侧的电流不匹配。

我认为穆勒(Veritasium)没有充分解释为什么这是正确答案,尽管我可能错过了。这是我自己的一步一步的推理。

在进行切换后的短时间内,电场以光速(这是用词不当,因为它实际上是“因果关系的速度”)从电池周围的电场传播到因此沿着连接到电池的两根电线设置。

(几乎)紧随两根导线周围的电场的是导线中电子的运动。这种运动(几乎)立即在两根电线周围建立了一个 M 场,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在离电池很短距离的两根电线周围有一个 EM 场。如坡印廷所示,该电磁场包含能量流,该能量流在电池周围空间中远离电池,并朝向它们周围空间中的两条连接线。能量不会在电线内部传播,也不会在电线的方向上传播。导线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电流是电荷的流动,而不是能量的流动。

这个电磁场在所有空间方向上传播,就像天线一样,而不仅仅是在电线的方向上。在 1m/c 秒的时间内,该场会撞击灯泡周围的空间以及与之相连的两条电线。现在围绕灯泡及其两条电线的电磁场可以由坡印廷展示,以将电磁能量引导到灯泡和它的两条连接线中。

读者可能会问:在这个解释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将电线连接到灯泡上?我不认为我们这样做,在最初的时间不到 1m/c 秒。即使没有电线连接到灯泡,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灯泡上。会有一股能量流入灯泡灯丝(实际上只是一根电线),但如果没有连接回到电池的电线,这种流动将不会维持任何可观的时间,因为在内部流动的电子灯丝,没有连接线,无处可去。因此,它们的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后停止,例如 x/c,其中 x 大约是灯丝的长度。因此,如果没有电线,少量的能量将流入灯丝,不足以显着提高其温度。

因此,电线对于提供稳定状态的方法是必要的。当然,正如穆勒解释的那样,这种稳定状态发生在建立的电磁场、电池、电线和灯泡之间复杂的瞬态相互作用之后。在此瞬态期间,电线充当传输线;例如,当建立的电磁场到达电线旋转 180 度的远端时会产生反射,在这个非常复杂的瞬态中还有更多。但几秒钟后,我们看到灯泡发出稳定的光。

所以现在仔细推理出这些细节,我认为这对穆勒的测验有了更完整的答案。有趣的是,个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推理,但在大群体中,我们经常摔倒在地,最终摧毁了这种仔细推理所产生的大部分东西。

如果 Veritasium 假设灯泡或 LED 中的任何小电流足以开启负载,则开启时间 1{m}/c{m/s} 约为 3.33{ns}。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能量不会“流入”电线。大部分能量流沿着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导线流动。除非在连接到电源的导线长度中产生电能,否则不会通过传输线和/或天线阵列辐射能量。功率的发展是电压乘以源和负载中的电流。如果电线中没有产生电力,则电池中只有静电场,没有磁场,也没有能量从电源转移到负载。

编辑:本参考资料描述了适用于无损导体表面边界的电场边界条件的规则:

https://www.antenna-theory.com/tutorial/electromagnetics/electric-field-boundary-conditions.php

该参考文献描述了磁场边界条件:

https://www.antenna-theory.com/tutorial/electromagnetics/magnetic-field-boundary-conditions.php

此参考资料是 35 页的 pdf,包括围绕电线的坡印廷矢量分析的插图:

http://home.iitk.ac.in/~mkh/Talks/Poynting_vector.pdf

E(蓝色)、B(黑色环路)和 S(红色)电流场(黑色箭头)在完美导线(均匀导线电位为正)中。请注意,必须开发电力以沿着电线发送能量,但沿着完美导体的能量流动不会发生损失,因此不需要持续的电力。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坡印廷矢量(红色)指向径向向内的导体损耗: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大部分能量在电线附近流动:

在此处输入图像描述

这假定给定 B 的导线长度是无限的。此外,我不清楚“C”和“s”的含义,因为没有“C”的定义,也没有定义“s”的几何图形的说明。

例如,假设一个额定电流为 55 mA 的 12 伏灯泡和 12 伏电池通过 1 毫米半径的理想导线(18 规格)耦合,则灯泡电阻约为 22 欧姆。根据我的观察,当由 1.5 伏 AA 电池供电时,这个灯泡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几乎看不到。然后大约 68 mW 必须在大约 3.3 纳秒内传输到灯泡,此时灯泡的全功率约为 6 瓦。

18 号线的半径约为 1 毫米:

https://www.carreracasting.com/charts/wire-gauge

该计算器用于计算由 0.001 米长、间隔 1 米的导线制成的铜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Zo:

https://cecas.clemson.edu/cvel/emc/calculators/TL_Calculator/index.html

Zo = 828.36 欧姆

假设 t = 3.3 纳秒后开关闭合,如果传输线模型是精确模拟,则 12 伏电源将看到与 22 欧姆灯泡串联的串联电阻 2Zo = 1656 欧姆。这将在灯泡中产生 7 毫安电流,但在 22 欧姆电阻上仅产生 0.154 伏电压,总功率为 1.1 毫瓦。这不足以打开典型的低功率光源。

此外,它与为“回到未来”时间机器中的磁通电容器通电所需的 1.21 吉瓦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