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哲学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2022年哲学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哲学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B  )
1、“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  B  )
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D  )
3、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  A  )
4、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  B  )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培根、洛克
B、斯密、李嘉图
C、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
(  B  )
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B  )
7、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
A、和平发展
B、暴力革命
C、渐进改革
D、文化宣传
(  C  )
8、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  B  )
9、政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A、基本国情教育
B、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C、形势政策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  D  )
10、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特点
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  B  )
11、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的是( )。
A、韩愈
B、李翱
C、僧肇
D、刘禹锡
(  A  )
12、《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 )
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B  )
13、“求放心”是由( )所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C  )
14、解决矛盾的途径是( )。
A、思辨法
B、推理法
C、辩证法
D、演绎法
(  B  )
15、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不包括( )。
A、自然
B、人格
C、宇宙
D、本原
(  D  )
16、关于克塞诺芬尼的神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神是唯一的
B、神是不动的
C、神全视、全思、全听
D、神来无影去无踪
(  D  )
17、下列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与其代表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薄迦丘 《十日谈》
B、但丁 《神曲》
C、达芬奇 《蒙娜丽莎》
D、拉斐尔 《岩间圣母》
(  D  )
18、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该信仰什么的问题
B、政教是否合一的问题
C、自由的边界问题
D、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
(  C  )
19、人们通常以哪个时期为界,把康德的学术研究分为两个时期( )
A、1724年
B、1760年
C、1770年
D、1804年
(  C  )
20、科技伦理的实践转向实质上是一种( )的转换。
A、研究方向
B、研究核心
C、研究范式
D、研究方式

二、判断题 (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   F  )
1、“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表明真理和谬误之间是相互贯通的。() 
(   F  )
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 
(   F  )
3、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 
(   F  )
4、自然资源的供应是无限的,目前人类存在的资源短缺、土地、粮食、污染问题等全球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来解决。 
(   F  )
5、霍尔巴赫认为神的万物产生的始因。 
(   T  )
6、“太一说”和“流溢说”是普罗提诺的重要学说。 
(   F  )
7、笛卡儿“普遍怀疑”的方法是…种非理性主义的方法。 
(   F  )
8、《爱弥儿》是著名的伦理学著作。 
(   T  )
9、安瑟伦是一个最极端的唯实论者。 
(   F  )
10、托马斯·阿奎那是一个温和的唯名论者。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超额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2、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3、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4、简述垄断阶段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