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政治相关题目

本试卷为历年政治相关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政治相关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牢牢把握党的()。
A、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D、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  A  )
2、把理念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  D  )
3、认清中国的国情,最主要的是认清中国的()。
A、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B、矿产资源及其地区分布
C、人口状况
D、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  D  )
4、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  B  )
5、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知识分子问题
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  A  )
6、“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  B  )
7、(2015年真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等,区分的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反映论和先验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C  )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
D、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史观
(  B  )
9、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
(  C  )
1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自然与社会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阶级矛盾
(  A  )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  B  )
12、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正处在()。
A、新民主主义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  B  )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  D  )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互信协作
B、各国共同繁荣
C、各国同步发展
D、国家主权平等
(  D  )
15、5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的中继卫星是。
A、“嫦娥”号
B、“玉兔”号
C、“长征”号
D、“鹊桥”号
(  A  )
16、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
C、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
D、得道才能多助、合作才能共赢
(  D  )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A  )
18、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民族矛盾、宗教纠纷
C、领土争端、地区冲突
D、经济动荡、贫富悬殊
(  B  )
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载人的文献是(B)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论联合政府》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  )
20、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A、可有可无的作用
B、破坏性的作用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  A  )
21、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  D  )
22、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  B  )
2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维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  )
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  A  )
25、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制定的打败蒋介石的军事原则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C、诱敌深入
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
(  D  )
2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队伍中,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的阶级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  B  )
27、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稳定
B、发展
C、创新
D、开放
(  B  )
28、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风险分配
D、按经营成果分配
(  D  )
2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  )
30、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A、唯一形式 ? ?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 ?
D、补充形式
(  B  )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  C  )
32、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A、折中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  A  )
33、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价值 ?
B、价格 ?
C、使用价值 ?
D、交换价值
(  D  )
3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 )
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
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
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
(  C  )
35、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  B  )
36、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  D  )
37、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  B  )
38、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Ⅱ
C、绝对地租
D、垄断利润
(  A  )
3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  C  )
40、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A  )
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  D  )
42、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与任何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B、与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C、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D、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  A  )
43、9月,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组织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的是()
A、沈定一
B、彭湃
C、阮啸仙
D、林伯渠
(  D  )
44、8~12月,八路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华北日军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忻口战役
C、黄桥战役
D、百团大战
(  D  )
45、4月,包括解放军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  A  )
46、,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  D  )
47、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  D  )
48、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开提出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救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  D  )
49、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王韬
C、龚自珍
D、魏源
(  A  )
50、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