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大学语文

本试卷为历年大学语文,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主观题

大学语文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解释文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猥以:
当:
笃:
(2)简述这一段的主旨。
(3)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
2、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 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1)本片段揭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
(2)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根据本段,应如何理解作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用意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树:
谨:
申:
(2)将这段文字中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5)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6)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4、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3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日华林部。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问:
(2)将这段文字中的“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是《马伶传》全文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概括本段大意。
5、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
(1)从这段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在作品中,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6、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译成现代汉语。
(2)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哪几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饮:
掣:
冻不翻:
(2)找出文中突出表现严寒的典型细节,并说明是如何表现的。
8、阅读全诗,回答下列问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综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从本诗的哪些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4)这首诗在抒发诗人的浓烈情感时采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5)本诗的最后一句:“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用此句主要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9、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 ”
“皇恩大赦 ——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 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
发,……”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 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
(1)这段文字中所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
(2)“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这句话显示了赵七爷什么心理
(3)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
(4)这段文字对于表现赵七爷性格有什么作用
10、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球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
(1)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孙老者形象的
(2)这段文字突出描写孙老者的眼睛,并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