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预测卷
本试卷为大学语文预测卷,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大学语文预测卷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 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1)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 哪个层次是论点 论点的实质是什么 (2)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本片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请说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吗
2、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 ’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谟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糊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 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 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 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请说出本片段中这些引文的出处及所要说明的含义。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浊酒一杯,弹琴一曲。” C.“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 D.“寸丝不挂” E.“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F.“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 (3)本片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4)在本片段的结束部分,作者在怎样利用未逝去的时间问题上未给予答案,为什么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将这段文字中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这段文字论证时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 (3)这段文字论证时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具体分析。 (4)这段文字论证了什么观点 (5)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4、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用: 为: 负: 数: (2)请分析文帝所说“子不遇时”的含义。 (3)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5、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1)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为虏所生得: (2)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征 (3)这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方法刻画李广 举例说明。
6、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间: 褊: (2)将文中“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选文中作者所说“褊衷”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这段选文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3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日华林部。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问: (2)将这段文字中的“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是《马伶传》全文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概括本段大意。
8、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3)这段文字所呈现出的北平秋日景观画面是什么
9、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3)这样的描写方法对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10、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分析[一煞]的内容与写作特点。
相关标签:
- 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