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语文
本试卷为2022年大学语文,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大学语文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焉: 辟: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 多行不义必自毙: (3)分析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4)找出这段文字中交融运用比喻、递进两种修辞方法的句子。
2、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白:“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暖,厚将崩。”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鄙: 贰: 庸: 及: (2)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话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征 (4)这段话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5)这段话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景况 (6)这段话里的中心人物是谁 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3、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生: 陈: 所: 会: 怪: 之: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3)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征 (4)这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李广
4、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衷。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这段选文中,作者概括了李广哪些性格特点 (2)这段选文对李广的刻画中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原意和在本文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5、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1)将“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译成现代汉语。 (2)此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6、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部队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个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 (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以贺龙起家为结尾具有什么寓意
7、阅读诗歌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什么复杂的情感 (2)“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 (3)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其中主要表现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阅读诗歌片段,回答问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 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你 ”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 “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1)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2)作品是通过什么方式着力塑造一个女革命者形象的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位女革命者什么性格特征 (4)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都象征着什么
9、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1)这里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形象的 (2)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3)文中最后一句话反映了沙子龙什么心态
10、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像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掺混在一起。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 (1)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的图景 (2)这段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 其中暗寓着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3)这段描写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
相关标签:
- 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