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

本试卷为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共29题,每题2分,共计58分)

(  D  )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
①教育对象不同②教育目的不同③教育内容不同④教育结果不同 ⑤教育方法不同 ⑥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  C  )
2、如果一个人在K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K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K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推出( )
A、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K城市
B、一个人在D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K城市
C、小王没有留在K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D、生活在K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K城市
(  A  )
3、单项选择:学生小王和小郑打架,老师未及时制止,小王把小郑打受伤,应承担责任的是( )
A、小王和学校
B、小王和其监护人
C、小郑和学校
D、小郑和其监护人
(  A  )
4、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  C  )
5、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是( )。
A、严慈相济
B、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C、对学生进行课外补课
D、保护学生安全
(  B  )
6、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于( )。
A、战国时期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  B  )
7、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中主管赋税财政的是( )。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D、吏部
(  B  )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B、《小红帽》选自《安徒生童话》
C、《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科洛迪
D、《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  D  )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中提出要把促进(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学生全面发展
B、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C、师生共同成长
D、学生健康成长
(  A  )
10、下列长篇小说不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是( )
A、《父与子》
B、《复活》
C、《战争与和平》
D、《安娜·卡列尼娜》
(  B  )
11、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  D  )
12、一天,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踢球,方方总是抢球后抱着跑。陈老师看到后就让他站到一边, 并对带班老师说:“以后都别让他踢球了!“陈老师的做法()。
A、正确,维护了整个活动的良好秩序
B、正确,保护了其他孩子的人身安全
C、不正确,破坏了同事间的团结协作
D、不正确,打击了方方的参与积极性
(  C  )
13、某教师给学生起侮辱性的绰号,可给予该教师(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或解聘
D、行政处罚或解聘
(  C  )
14、1918年到1919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新纪元》,以“世界革命的先声”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来评论以下的(    )历史事件。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  A  )
15、(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
A、行书
B、隶书
C、大篆
D、魏碑
(  B  )
16、下面的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两表受三顾,一对足千秋”
A、辛弃疾
B、诸葛亮
C、李白
D、陶潜
(  A  )
17、认为人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
A、孟子的观点
B、朱熹的观点
C、王阳明的观点
D、程颐的观点
(  A  )
18、下列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范文正公集》
B、《王子安集》
C、《徐霞客游记》
D、《文山先生全集》
(  A  )
19、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烃
C、二氧化碳
D、甲烷
(  D  )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
A、整理电脑中的资料,将各种资料分类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
B、根据个人习惯整理浏览器中的收藏夹
C、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更新电话簿
D、用数码相机照相
(  D  )
2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有教育功能,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的美德,主要体现在正派公正、真诚温和、有正义感和( )四个方面。
A、关爱学生
B、有责任感
C、有同情心
D、尊重信任
(  B  )
22、下列作品中,不是鲁迅创作的是( )
A、《狂人日记》
B、《林家铺子》
C、《阿Q正传》
D、《祝福》
(  B  )
23、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
A、动力功能
B、示范功能
C、引导功能
D、教育功能
(  D  )
24、《小兵张嘎》是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儿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传遍全国。该作品的作者是( )
A、金近
B、陈伯吹
C、贺宜
D、徐光耀
(  C  )
25、对于未成年学生,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一般不采用( )。
A、警告
B、留校察看
C、开除
D、记过
(  C  )
26、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  D  )
27、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三国时期刘徽提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做出的科学解释
(  D  )
28、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  D  )
29、《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规定,班主任工作量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 )。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一半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4分,共计42分)

1、一位教师在布置课堂书面作业后,发现有名男生伏在桌上迟迟未动笔。坐在旁边的女生忍不住说:“老师,×××趴在桌子上,他什么也没有做。”这时,老师委婉地说:“做作业以前是要进行认真思考的,可能他正在想问题哩!相信他考虑以后是会提笔做作业的。”那位男生慢慢抬起头来,向老师报以感激的目光,拿起笔开始做作业。
运用相关知识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小张,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将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1)材料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阐述此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3、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问题1]
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收藏本题
[问题2]
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

三、写作题 (共1题,每题50分,共计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庄子有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诠释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