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

本试卷为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政治学 (军队文职)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B  )
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A  )
2、“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  A  )
3、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B  )
4、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一刀切”,这是因为()。
A、事物矛盾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B、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  C  )
5、“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自由观
B、机械唯物主义自由观
C、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
D、资产阶级自由观
(  B  )
6、“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A  )
7、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下列关于道德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
B、道德不是神的启示,对社会经济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C、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故而仅受经济关系制约
D、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  D  )
8、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  D  )
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  B  )
10、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
B、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的原理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  C  )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  D  )
1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A、马克思和李嘉图
B、马克思和圣西门
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马克思和恩格斯
(  C  )
13、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  A  )
14、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上海“一月革命”夺权斗争
C、围困中南海事件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  A  )
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A  )
16、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C  )
17、在21世纪,对全球民族问题影响最大的是()
A、经济发展状况
B、大国利害关系
C、人的意愿
D、民主意识传播
(  D  )
18、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开展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D、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C  )
19、毛泽东对黄炎培老先生讲,中共己找到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是()。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D  )
20、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开始进入()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新民主主义的建设时期
C、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  )
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  ABCD  )
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  ACD  )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 在于( )。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  AB  )
4、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  ABCDE  )
5、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成员有:()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俄罗斯
E、英国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 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 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栽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 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 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 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素下,一些地方政府 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 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 道理。
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3、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4、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