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治预测卷

本试卷为2023年政治预测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政治预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认识器官的不断进化
B、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D、人类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  C  )
2、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社会集团()。
A、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B、在国家政权中的地
C、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D、获得产品的方式
(  A  )
3、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
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  A  )
4、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A、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  C  )
5、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有用性
B、相对性
C、客观性
D、阶级性
(  B  )
6、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到理性
D、从相对到绝对
(  C  )
7、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  A  )
8、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取决于()。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
C、它本身的各个部分是否协调
D、它是否与经济基础存在着矛盾
(  A  )
9、“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A、自觉能动性
B、物质性
C、客观性
D、社会历史性
(  A  )
10、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团结教育
D、公私合营
(  C  )
11、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
A、反对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C、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D  )
1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  D  )
1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  )
1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错误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C、先验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D、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  B  )
15、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
A、没收 没收
B、没收 和平赎买
C、和平赎买 没收
D、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
(  B  )
16、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
A、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加强党的建设
C、培养接班人
D、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  B  )
17、2月6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
A、莫斯科
B、索契
C、圣彼得堡
D、符拉迪沃斯托克
(  A  )
18、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问的矛盾
B、广大群众和少数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  B  )
19、据新华社2017年4月1日报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设立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该新区是()。
A、重庆两江新区
B、河北雄安新区
C、上海浦东新区
D、天津滨海新区
(  D  )
20、按劳分配的原则是
A、一切社会共有的原则
B、公有制社会共有的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原则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原则
(  C  )
21、世界观是人们( )
A、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B、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  A  )
22、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
(  D  )
2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  A  )
24、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  B  )
25、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是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  D  )
26、“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此论断指的是
A、民主只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B、民主是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
C、民主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A  )
27、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
A、初步形成阶段
B、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的阶段
C、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D、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阶段
(  A  )
28、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的各种形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承包国外工程
(  D  )
29、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国情是
A、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某些发展
D、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
(  A  )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
A、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B、经济发展
C、政治发展
D、文化发展
(  D  )
31、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主要矛盾的是( )
A、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  A  )
3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 )
A、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B、管理科学、教育等部门
C、与国外进行民间交流
D、广泛联系各界各阶层群众
(  D  )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  C  )
34、政体是指( )
A、政治体制
B、国家性质
C、政权组织形式
D、政治结构
(  C  )
35、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 )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混合联合企业
D、康采恩
(  A  )
3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统一性和多样性
C、普遍性和牺牲性
D、一般性和个别性
(  C  )
37、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  )
3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  C  )
39、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  A  )
40、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价值 ?
B、价格 ?
C、使用价值 ?
D、交换价值
(  D  )
4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  B  )
42、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木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  A  )
43、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  B  )
44、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  D  )
45、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
B、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C、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D、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  B  )
4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  C  )
47、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势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人物和存在理由”是( )。
A、发明创造新科技成果
B、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
C、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
D、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
(  C  )
48、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利息
(  B  )
49、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  A  )
50、早在1836年就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门的是()
A、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B、美国驻华公使田贝
C、德国传教士郭士立
D、法国传教士孟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