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测量设计中三个时间点的趋势分析

机器算法验证 重复测量 趋势
2022-04-06 06:20:36

假设有 15 名受试者,并且在三个等距时间点测量所有受试者的定量特征。感兴趣的研究是找出是否存在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趋势。诚然,时间点的数量非常有限,但趋势分析有哪些选择?我可以想到两种方法:

1) 传统的趋势分析通常使用基于正交多项式分配的权重进行。对于三个时间点,这将导致权重分别为 -1、0 和 1。这种方法的问题是中间点的数据基本上被忽略(在等空间假设下),导致两者之间的对比结束时间点。

2)或者,我可以尝试使用 R 包 nlme 中的 lme 进行线性混合效应建模,使用三个时间点作为解释变量(1、2 和 3?)。这种方法合理吗?

有什么建议么?谢谢!

2个回答

如果您的模型中有一个常数项,则不会忽略中点,即使在此编码中它的值为零。等于其他两个值的平均值的值向软件表明时间间隔相等。您可以将时间编码为 1、2 和 3,但随后它将与常数/截距共线,从而导致估计效率较低,而您所拥有的是均值中心编码。您甚至可以通过包含二次项来对线性进行一次 df 测试。

您正在考虑的两种方法相互嵌套:通过将随机效应的方差限制为零,您将获得简单的趋势模型。但是,对于 15 个受试者,您的功效可能非常低,并且方差分量的估计非常不精确。

尝试这两种方法只需三行:

    lm(outcome ~ time)
    library(lme4)
    lmer(outcome ~ time + (1|subject))
    lmer(outcome ~ time + (time|subject))

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并发布结果?也许我们会清楚地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是否值得费心使用混合效果模型。

很抱歉让您失望,但我不会尝试将其归类为趋势分析,至少不是在通常的时间序列意义上。

也就是说,您仍然可以进行高效建模。你看看测试(t1,t2)之间的差异是非零的假设(即针对零假设进行测试)。你可以对 (t​​2,t3) 做同样的事情。

这变得棘手的地方是间隔 (t2 - t1) 和 (t3 - t2) 在您的问题中没有很好地定义。可能有一个恒定的区间,但是否认为响应与区间有线性关系?尝试检查学生在 1 月、5 月和 9 月的数学成绩,您可能会发现第二个区间相对于第一个区间的收益下降了很多。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在暑假中低落。

因此,我将首先从两个单独的测试开始。

其次,我会尝试对两个时期的增量进行符号测试。为此,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项式假设检验。(注意:如果所有值都是单调变化的,无论所研究的因素是什么,那么去趋势将有点困难,但您可以在每个时间点以样本平均值为中心。)